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送溫暖”應成為常態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3日 16: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四川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作者 李瓊會

  2012年春節前,成都市將再次啟動聯動機制,向城鄉困難群眾發放價格補貼。昨日,成都市發改委透露,為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要求,確保城鄉困難群眾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節日,成都決定向城鄉困難群眾再次發放價格補貼,這是自去年元旦、春節前夕向城鄉困難群眾發放價格補貼以來的第4次發放價格補貼,預計發放總金額將有4.87億元,4次價格補貼成都總計發放金額近6億元,受益人次約220萬。(2012年1月20日 華西都市報)

  春節前,成都市困難群眾收到了4.87億的大禮包,讓困難群眾真切體會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心關懷。

  臨近春節,各級政府部門轟轟烈烈地開展著“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難、暖萬家心”的“送溫暖”慰問活動,以幫助處於困境的群眾過好春節。筆者認為,開展節前送溫暖活動蘊含著黨和政府心繫民生的關切之情,洋溢著人間互濟互助的溫馨之愛。隨著“送溫暖”活動日漸高潮,許多領導幹部放下手頭的工作,滿懷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抽出時間深入基層,深入千家萬戶,訪貧問寒,了解民情,拉近了幹群距離,融合了黨群關係,送去了黨和政府的關懷,為構建和諧社會增添了喜慶色彩,贏得了老百姓的好評。

  節前各地困難群眾收到了相關部門和領導送來的食油、大米、棉被、慰問金,儘管讓困難群眾更加真切體會到黨和政府的關心和關懷。但在筆者看來,這種“送溫暖”僅僅停留在“輸血式”的救濟或送些糧油物品的“慰問式”的接濟,對於那些困難已久的群眾來説,只能是解一時之難、暖片刻之心,而對於那些因病致貧、債務纏身的特困戶來説,則更無疑是杯水車薪,根本無濟於事。對於困難已久的群眾來説,他們更期盼是能變“輸血式”救濟為“造血式”幫扶,期盼黨和政府多給他們送去致富項目、發展門路,實實在在助解地幫決具體困難,實實在在地幫助困難群眾脫貧致富。

  眾所週知,如何促進公平正義,僅靠一時的“送溫暖”是根本解決不了問題,要從長遠上解決職工的困難,還得依賴於平日扎紮實實的工作。近年來,各地點採取有效措施進行了積極探索。有的地方採取“一事一議”的辦法籌資籌勞,幫助老百姓解決行路難,增收難,有的轉變幫扶思路,變“輸血式”幫扶為“造血式”幫扶,把工作著力點放在産業發展等民生建設上,幫助困難群眾理清發展思路,增強困難群眾自我發展能力。特別是地方各級黨組織以開展“領導挂點,部門包村,幹部幫戶”活動為載體,創新幫扶思維,創新幫扶方式,實實在在地幫助解決了老百姓的具體困難,實實在在地幫助老百姓擺脫了貧窮。

  基於此,筆者認為,各地要以改善民生為重點,把送溫暖活動與農村經濟發展、新農村規劃建設、下崗職工再就業等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明確幫扶責任,落實幫扶措施,全力推進幫扶活動落到實處,使解燃眉之急的“送溫暖”活動成為常態化。唯有如此,才能從源頭上拒絕貧困,讓人民群眾切切實實、長長久久地感受到溫暖。(四川新聞網太陽鳥時評)

  聲明:

  網友投稿,不代表本網觀點

熱詞:

  • 送溫暖
  • 價格補貼
  • 輸血式
  • 一事一議
  • 黨和政府
  • 因病致貧
  • 深入基層
  • 黨群關係
  • 包村
  • 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