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新京報:從身邊的事做起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3日 10: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當每一個人都意識到自己對他人負有責任時,就會産生公民的自覺性。人人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社會就會慢慢改變。

  過去的2011年,仍然是充滿矛盾的一年。

  一方面,中國經濟經過三十年增長,躍居世界第二,實現了國富;另一方面,社會公平與正義缺失,權力濫用事件頻發,難以稱民強。住房、物價、教育、醫療、食品安全、環境污染等事關民生的問題,並未得到根本改善。辭舊迎新,人們的內心普遍充滿不確定感和不安全感。

  也許這是珍貴的憂患意識,折射出人們對進一步改革的期許。

  這一年,標誌性的事件是動車追尾和烏坎事件。烏坎事件起因于徵地,然後導致自組織的成立,它標誌著從民生到民權的發展。政府最終認可了民眾的正當訴求,為以後解決社會衝突提供了良性模式,那就是,不是以剛性的維穩建立社會和諧,而是以對話和妥協實現社會和解。

  傳統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社會的變化。青年作家韓寒的三篇博文之所以引起廣泛關注,不僅在於他的博文推動了民間有關如何繼續改革的討論,而且在於他的觀點反映了很多人的選項。這個選項是基於生活本身的願望。人們只想過上有尊嚴的生活,期待有序,期待法治,期待個人權利得到維護。更大的個人自由並不可怕,當每個人的自由以他人的自由為限的時候,自由會促進社會的發展,帶來社會的真正和諧。

  這是一個微博的時代,一個圍觀的時代。在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可能是一個監督者,一個在場的公民。人們在微博上議論國是,也在微博上發起公益活動,尋找被拐兒童,資助貧困人口,開展送書下鄉、免費午餐等。有一句口號正在深入人心:“你的努力,就是這個國家的方向。”如果説要選一個年度關鍵詞,這個詞就是:“行動。”

  改革是每一個人的事業。推動改革的深入,首先要靠公民的主動性和自治精神。當每一個人都意識到自己對他人負有責任時,就會産生公民的自覺性。人人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社會就會慢慢改變。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今天,公民社會正在緩慢地成長,並形成社會的巨大推力。正如一位學者所説:“地方自治這種基層民主權利,已取代了以知識分子(文化人)為中心的啟蒙主義。”

  不待説,知識分子仍然負有社會批評的責任,但他們的目光應當更關注于公民社會的建立,投身於社會自組織的建立。去年末,廣東省率先提出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扶持社會組織發展,並且放鬆了社會組織的登記門檻,使人們看到了政府與社會的良性互動。由社會承擔社會自身的事務,應當是未來改革的方向。

  2012年絕不是傳説中的末日,生活還將一如既往地延續。1912年,中國開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國元年。一百年過去,先輩們的憲政民主理念,仍是我們今天要爭取實現的目標。人心思變,這才是當今社會的主流。(景凱旋 南京大學海外教育學院教授  曾在本報發表《今天的公民怎樣思想》、《孝可持家,難以施政》等文章。)

熱詞:

  • 京報
  • 微博
  • 自覺性
  • 選項
  • 孝可持家,難以施政
  • 今天的公民怎樣思想
  • 地方自治
  • 資助貧困
  • 啟蒙主義
  • 政府職能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