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鋤頭一放,吹拉彈唱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3日 03: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浙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徐賢飛:遂昌縣石練鎮淤溪村一幢老房子裏。“原來姹紫嫣紅開遍……”,87歲的賴喜能邊看著工尺譜,邊唱著崑曲《牡丹亭》。一旁,他的兒媳周月婷拉著雙清(樂器的一種),和著老爺子的唱腔,在老房子裏回蕩,格外有意韻,令人陶醉。湯顯祖呆過的地方果然不一樣。即使四百年後,這種余韻依然未消。

  陳曉 王玉寶:今天去路橋採訪一個小企業主,一上來,他就一通牢騷:“如今什麼都在漲,工人工資漲,原材料漲,但就是産品售價漲不了。”提到轉型升級,他認為還不敢想,主要是沒實力。許多小企業主小富即安,只求薄利即可。看來,轉型升級,浙商再出發,激發企業家的鬥志和智慧,這是個硬仗啊!

  楊軍雄、鄭劍瑾:特意去看望小營街道基層聯絡點的停車收費員汪志成師傅。夏天是帽子加毛巾,冬天是帽子加圍巾,只是他耳朵上多了好幾個凍瘡。以前,不管在城市的哪個地方停車,和收費員的交流為“零”。現在出去停車,都會下車主動和收費員打招呼,開走時也會不由自主地説聲“謝謝”。他們簡單枯燥的工作,讓我看到了平凡中的不平凡。

  李揚 邵全海:前幾天在建設工地採訪,和來自五湖四海的建設者們混得十分相熟。早上7時與工人們一起吃早飯,以為他們也是剛起床去幹活,沒想到一問,好幾個人都是剛從工地上回來,原來是熬夜在澆混凝土。來自衢州的王財祥説,澆混凝土是不能停下來的,要不然會出現冷縫。看著他們臉上的一道道歲月之痕和一雙雙裂開了口子的手,不禁眼睛一濕,不忍再多看一眼。

  包璇漪:穿過永嘉獅子山隧道,路旁有農民剛採摘下的新鮮草莓。這些草莓,比起城裏水果店的總要多一份鮮甜。“春在溪頭薺菜花”,一顆草莓從大棚到餐桌,何時能實現無縫對接呢?只有當它旅行的路程越來越短,中轉的環節越來越少,那一份甘甜,才會既甜了市民的嘴,又甜了農民的心吧。

  徐齊:上午去採訪一支園林工程隊,跟著工人們在馬路邊挂了幾小時的燈籠,中午和他們一起吃了15塊錢的盒飯。採訪完開車回家,注意到溫州街上不少路段已挂上了紅色的燈籠和節慶標語。這些燈籠和牌子,在我眼中化作一個個曾經為此忙碌的身影。我在心裏遐想:這些身影今何在呢?是已經踏上了返鄉路,還是依然留守在這個城市中呢?

熱詞:

  • 彈唱
  • 草莓
  • 停車
  • 牡丹亭
  • 燈籠
  • 工尺譜
  • 收費員
  • 老房子
  • 混凝土
  • 農民
  • 搜索更多彈唱 草莓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