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2日 09: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寧波網-寧波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胡審嚴

  張明傑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成為寧波籍最年輕、也是改革開放後從甬上省重點高中校門跨出去的第一位院士。近日,張明傑應邀回母校鄞州中學為學弟學妹作了10分鐘的“國旗下講話”,他感慨萬端地説:“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是很幸福的。”這是頗令人深思的。

  張明傑是鄞縣(州)中學1984屆的高中畢業生,當年考入復旦大學化學系,1993年獲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後在加拿大國家癌症研究院從事博士後研究,現為香港科技大學生物化學系教授、中國結構生物學家。他認為當時鄞縣中學教師重視對學生自主性、研究性的培育,使他終身受益,養成了他能“做自己喜歡的事”的興趣和毅力。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是人的本性,更是青少年的特性。中小學生正處於形成世界觀、人生觀,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關鍵階段,有強烈的求知欲。抓住這個重要時期,讓他們接受良好的啟髮式教育,就能為今後的成長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路甬祥院士至今唸唸不忘就讀寧波二中時,參加航模科技小組活動對他的啟迪;陳中偉院士曾説:“在寧波接受的中小學教育,為我一輩子的事業打下了堅實的知識基礎。”院士石鐘慈、賀賢土、王陰元和孫儒泳、談家楨,也都對母校寧波中學和寧波四中的諄諄教誨終生難忘。

  但毋庸諱言,現在不少老師和家長,卻輕視引導、培養學生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而往往是採取填鴨式、滿堂灌的教育方式。如讓孩子做大量千篇一律的練習、參加各種以應試為目的的培訓班和模擬考,一味苛求考試卷面高成績,大幅度增加在校在家的學習時間,讓孩子“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結果學生很快就進入抑制狀態或半睡眠狀態,反而産生了逆反心理,對學習望而生厭。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其間大有學問。只要老師、家長循循善誘,學生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可以促進發展自己的才能,養成探究科學與藝術的愛好,從小培養起一生的奮鬥和創新精神。學會一刀剪出一顆五角星、把舊火柴盒粘貼成小汽車、製作出能在空中飄搖二三分鐘的風箏和在池中湖畔遊弋不遠的小船……帶給孩子的喜悅是沒有邊際的。正如張明傑院士所説,這種成功的歡樂“是很幸福的”。

  寒假來臨,願有更多老師、家長引導學生“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而少去或不去參加一些視學生為“唐僧肉”,以盈利為主要目的的補習、家教和培訓活動。

熱詞:

  • 做自己
  • 賀賢土
  • 孫儒泳
  • 家長
  • 唐僧肉
  • 老師
  • 滿堂灌
  • 培養學生
  • 引導學生
  • 石鐘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