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攝影上有一種説法叫失焦,指物體成像一片模糊。失焦是一種攝影技術,當然也可以解讀為相機故障,而柯達似乎就是失去了焦點,出現了故障。
柯達在1991年推出的DSC100相機是全球首臺商用單反相機,當時這臺以尼康F3為機身的相機擁有額外的200M存儲空間,並帶有一塊小型的LCD屏幕供用戶回放照片,當時這臺相機重達7公斤。
在1991年,柯達已經領先了10年,但現在,柯達看上去落伍了10年。
柯達在1990年至1993年期間,曾運營了創意圖像中心(CCI),類似於一個短期的培訓班,該中心網羅了數千名在攝影、插圖、卡通和圖片設計方面的藝術家,並斥資數萬美元去采風。很多人過來培訓時被柯達令人印象深刻的設備吸引:100台蘋果IIfx電腦、成堆的先進掃描儀甚至還有軍用的打印機。這裡的員工都知道如何使用這些設備。
《時代》雜誌1991年年度人物、CNN創始人泰德特納的圖像,就是攝影師格雷格海斯勒在CCI員工的幫助下完成的。
當時有不少人前去CCI只是為了能觸摸一下DSC100相機。這臺售價兩萬五千美元的相機,只有一些對移動和即時攝影有着特殊需求的公司和組織才會購買。這些組織的攝影師前往CCI去學習如何使用相機,以及數碼攝影的差別,其他的人則更想看一眼未來長什麼樣。
雖然這些相機不能算得上專業,但相比而言絕對不僅僅是玩具。DSC100能拍出相當不錯的照片,而且使用的機身也是廣大攝影師熟悉的,並支持尼康鏡頭。更重要的是,柯達讓DSC100具有極短的快門釋放功能。當你按下按鈕,圖片同時被捕捉到。這對任何一台好相機而言都是一個前提條件,但數碼相機直到15年後才開始變得普及。
柯達在開發DSC100後投入大量精力讓其走向市場,但如果回到1975年,那時柯達的員工就已經在實驗室中開發出了全球第一台數碼相機。
許多柯達的高管,包括CCI中心的負責人都認為,數碼攝影最終將統領市場。但CCI中的老師們,被要求告訴那些好奇的學生,“膠片在未來能成為一種自適應的媒介。”
現在“未來”已經到了,但是柯達的預見隨着一路以來的失敗而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