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中國最大民間孤兒院終結十八年“民間”身份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1日 14: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合肥1月19日電(記者 詹婷婷)王家玉帶著他的“孩子”們日前搬離了他守護了十八年的院子,這個院子曾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民間孤兒院所在,位於國家級貧困縣安徽省潁上縣西三十鋪鎮的王家玉孤殘兒童福利院就此終結了它的“民間”身份。

  事實上,2011年10月開始,王家玉的兒童福利院就正式被納入國家福利院體系,只是“新居”的搬遷剛剛完成。“沒搬進來前,我老是惦記著,睡不好覺。昨晚睡得特別好。”搬了新家後,王家玉露出了難得的笑容。

  1994年春天,王家玉從街上領回了一個餓得奄奄一息的流浪孩子。不成想,他後來又領回了第二個、第三個……甚至許多外省的孤殘兒童也來到這裡。

  18年過去了,現年72歲的“父親”王家玉撫養大了500多個孩子,如今還有200多人需要他的照料。

  過去,游離于政策之外的王家玉孤兒院,對當地民政部門是一種無形的社會壓力。但在這位農民的眼中,當地政府卻一直在是支持他的最大力量。“每一任分管副縣長和民政局局長都來過我這裡看望過孩子。”他説。

  2003年,王家玉的所有財産因為淮河水災都化為烏有,他只能向鄉親們借錢維持孩子們的生活、學習等開支。這一年,當地政府為當時院內的199名兒童辦理了每月16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為162名兒童辦理了每月50元的殘疾人補助,孩子們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然而,資金匱乏的問題卻一直困擾著王家玉,“還是要靠社會上好心人士的捐助,但這方面捐助並不穩定。”他説。

  孩子們沒戶口,入學、就業有困難;七成以上孤兒是殘疾或重病,護理醫療支出大;護理人員年紀大,沒有專業資質……各種煩惱讓王家玉寢食難安。

  但是,2010年,潁上縣申請到了國家民生工程社會兒童福利中心建設項目的一筆資金。潁上縣決定在西三十鋪鎮化橋村修建一所社會兒童福利院接管王家玉孤兒院,縣民政局成為新福利院的主管單位。

  佔地40畝左右的新福利院總投資660多萬元,面積是原來孤兒院的5倍。遊戲活動室、圖書室寬敞明亮,乾淨整潔的餐廳帶有一人多高的碗筷消毒櫃,還有孤獨症康復室、智障兒童康復室、腦癱兒童康復室、語言訓練室、感覺統合訓練室……

  每個臥室都帶有獨立衛生間和陽臺,上學的大孩子每兩三人一個房間,而學齡前的孩子則每四五人一個房間。

  被民政局接管後,2011年9月,原孤兒院中所有孩子都辦理了戶口。而次月“轉公”後,未滿18周歲的孤兒可以享受到由政府、省級和地方三級財政配給的每人每月1000元補助,之前每個月的最低生活補助由潁上縣政府照常發放。院裏原有的工作人員,潁上縣民政局也會繼續聘用,並進一步補充有資質的專業護理人員。

  王家玉也被聘為潁上縣社會兒童福利院的名譽院長,可以和孩子們住在一起。“我走不開、也不想走,我會跟孩子們到最後一天。”王家玉説。

熱詞:

  • 王家玉
  • 孩子
  • 民間
  • 大孩子
  • 孤兒院
  • 潁上縣
  • 新居
  • 父親
  • 感覺統合
  • 訓練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