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加班費,拴不住回家的心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1日 04: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報業網-新華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往事】 春節又到了,忙碌了一年的民工朋友如何過年?5年前,本報記者在南京作了實地採訪,寫下《民工兄弟,你在哪過大年》。如今,當年的採訪對象有的還在南京堅守,有的已經無從找尋。民工兄弟們今年的春節怎麼過?記者進行了回訪。

  【新聞】 5年前的臘月二十五,記者在南京漢中門公交車站遇到正準備去橋北汽車站乘車回洪澤縣叉河鎮過年的陳玲。身材矮小的陳玲扛著3個鮮紅大包擠公交車的場景讓人印象深刻。當時她在一家家政公司做月嫂,公司提出如果過年不回家,春節前三天每天可以給200元的加班費,但陳玲還是選擇回家過年。

  這一次,記者聯絡上那家公司月嫂部的何部長,得知陳玲去年因為身患糖尿病已經回老家休養了,離開前,她將老家的舅媽鄭德芳和妹妹介紹到公司做月嫂。中午12:30,記者在江蘇路60號小區B棟僱主家見到了鄭德芳。現在鄭德芳的工資是每月4000元,春節前三天的加班費每天300元,僱主還會額外給紅包,可鄭德芳説,一年忙到頭,過年總要和家人聚聚,再多的錢也不想留。下午,鄭德芳將搭老家一個遠房侄子的便車回老家。

  五年前,陳玲的年貨是給全家人各買套新衣,鄭德芳回家的行李中沒有家人的新衣,而是三個大紙箱子。“一個裝的是能煮稀飯的電飯煲,我們家人喜歡吃稀飯,可老家的電飯煲一煮稀飯就會噗,這次花了1000塊錢買了個防噗的;一個是微波爐,我常年在外打工,老伴一個人在家經常做一頓飯吃一整天,買個微波爐回去方便他熱熱飯;還有一個箱子裝了兩個煲湯的砂鍋,冬天煲菜不容易涼。”鄭德芳説,她所在的好蘇嫂公司現有月嫂近300名,年前大部分回鄉過年,只有約40人留守崗位。

  葉愛蓮夫婦的情況就不一樣了,多年辛勤打拼,在城裏已有家有業,他們更習慣留在城裏過年。

  重訪葉愛蓮,剛裝修一新的兩室一廳乾淨整潔,液晶電視、冰箱、微波爐、電磁爐一應俱全。上初二的兒子正坐在電腦前玩遊戲。陽臺上晾曬著香腸、腌肉和鹹魚,透出濃濃的年味。

  如今的葉愛蓮已經辭去物業公司的工作,和老公在小區附近開了一家電器維修店,丈夫負責上門服務,葉愛蓮駐店接待客戶和接聽電話。時值年末,維修的生意非常紅火,葉愛蓮説他們一直要忙到除夕夜。“以前過年回老家主要是看望父母,前兩年父母相繼過世,妹妹也在南京成了家,老家已經沒什麼親戚了,也就不回去了。”

  雖然一家人的戶口還在宿遷農村,但已經在南京呆了15年的葉愛蓮説,在城裏呆時間長了,回老家住已經有點不習慣,特別是兒子2歲就來南京,回老家也沒什麼朋友,是一家人中最不想回去的。“在南京過年,到妹妹、表哥家串串門,吃吃飯,也挺熱鬧的。”葉愛蓮説。

  不回家的還有留守民工。今年臘月二十四,記者再次來到安德門民工市場,求職民工顯然比5年前少了很多,65家職介窗口只有4家堅持營業,三個求職大廳顯得空空蕩蕩。

  令人欣慰的是,記者現場採訪的5位留守民工都順利地拿到了去年的工錢。民工市場管理辦公室主任袁亮説,和5年前相比,現在農民工求職並不難,不僅在南京,家鄉就業機會也很多。如果年前在城裏沒有找到工作,一般都早早回老家了,以前市場周圍和附近的地鐵車站門口晚上都有留宿的民工,這兩年已經沒有了。這兩天來市場求職的,很多是舉家在城裏過年的,或者是老家離得較遠實在回不去的。

熱詞:

  • 葉愛蓮
  • 鄭德芳
  • 月嫂
  • 求職
  • 加班費
  • 回老家
  • 稀飯
  • 民工兄弟,你在哪過大年
  • 腌肉
  • 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