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一根針頭刺穿的“軟肋”(不吐不快)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1日 03: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一根針頭,引發了一場丙肝疫情。一根針頭的背後,隱藏著農村公共産品的體制性短缺

  日前,衛生部公佈了河南安徽兩省交界處丙肝疫情調查結果。專家認為,這起丙肝聚集性疫情,與河南省永城市馬橋鎮沈樓村吳少華衛生所診療活動高度關聯。目前,該診所已被吊銷執照,有關責任人受到處理。

  據報道,感染者均在吳少華衛生所接受過靜脈推注治療。吳少華擅長用“靜脈推針”治療疑難疾病,號稱“一針靈”。由於療效神奇,病人紛紛慕名而來。診所門前的十多棵樹上都釘著釘子,經常是三四個人圍坐在樹下輸液。有時一個病人用完了輸液針頭,吳大夫拔下後,直接就插給下一個人用。不規範的治療,為疫情傳播埋下了隱患。

  一根針頭,引發了一場丙肝疫情,也刺穿了我國農村醫療衛生體系的“軟肋”。在很多偏遠農村地區,類似的現象並不罕見。目前,在我國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中,最薄弱的就是村級“網底”。一根針頭的背後,隱藏著農村公共産品的體制性短缺。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處於生存型階段,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衣食住行等私人産品短缺。如今,我國進入發展型階段,公共産品短缺取代了私人産品短缺,逐步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矛盾。目前,我國財政在公共服務領域的投入嚴重不足。在醫療衛生領域,主要表現為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薄弱,城鄉居民享受醫療衛生服務存在較大差距。

  醫療衛生領域有一個“市場失靈”現象。即依靠市場的力量無法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例如,很多公共産品或者準公共産品,由於無利可圖,市場上沒有人願意提供。尤其是在偏遠農村地區,提供具有公益性的醫療衛生産品,基本不可能贏利。如果政府缺位,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産品就會短缺,從而導致遊醫假藥氾濫,危害人民群眾健康。因此,只有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才能填補“市場失靈”的空白。

  醫療衛生是一個公平原則佔主導地位的領域,讓人人享有健康權利,就是公平原則的體現。而市場機制的核心是利益驅動,無法解決社會公平問題。因此,政府作為社會公共利益的代表,有義務在“市場失靈”的情況下,伸出“看得見的手”,該出手時就出手。

  然而,很多地方政府存在一種錯誤傾向:重城市輕農村。越是城市大醫院,政府投入資金越多,導致很多城市大醫院盲目擴大建設規模、配置高端技術、追求豪華設施、提供高端服務。而農村醫療衛生事業卻長期欠賬,很多地方的村衛生室條件簡陋,村醫隊伍青黃不接。長此以往,必將産生“馬太效應”,拉大社會貧富差距,從而影響整個社會的健康公平。

  目前,我國城市公立醫院比重過大,政府包不起,卻又不願放手,導致很多公立醫院長期處於“半饑餓”狀態,打著公益的旗號,幹著逐利的事情。其實,城市大醫院恰恰是社會資本願意進入的領域,政府完全可以保留一部分、讓出一部分。市場之手能夠解決的,政府就不必大包大攬;市場之手不能解決的,政府則必須承擔義務。這就是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只有這樣,政府才能集中財力,補上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的“短板”,重點辦好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最終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熱詞:

  • 針頭
  • 軟肋
  • 丙肝
  • 靜脈推注
  • 治療
  • 基本醫療
  • 短板
  • 看得見的手
  • 馬太效應
  • 市場失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