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幸福”要讓百姓“信服”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9日 18: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年來,在告別 GDP(國內生産總值)崇拜的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紛紛把“幸福指數”納入政績考核體系。原因在於GDP是衡量國富的標準,但不能反映經濟增長的質量,也不能從本質上衡量社會福利水平和人民幸福程度。推出“幸福指數”考核,既是對政績考核機制和形式的創新,也符合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幸福指數”考核指標如何制定才更合理、更科學,讓人“信服”?筆者認為,“幸福指數”反映的是人民群眾的幸福程度,對“幸福指數”的考核,人民群眾最有發言權。因此運用“幸福指數”考核政績要根據群眾的意見進行,為政府體察民情、了解民意、服務民生提供新的視角。

  據有關部門調查,目前各地“幸福指數”體系一般分為收入水平、消費結構、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生存狀況和節能減排及可持續發展五大類。每類指標中,按照“人均”數字對應相應權重。但問題是,指標中的數字,尤其是“人均”數字,很難準確反映社會資源分配公平與否。

  要讓“幸福指數”準確反映百姓的幸福感,就要在廢除數據崇拜、唯數據論的同時,引進不同的考核方法和考核標準,豐富考核手段。

  在考核方法上,應明確“幸福指數”用來考核誰,由誰來考核。政府不能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而應由權威的第三方機構來考核。

  在考核內容上,必須從注重對物質或外在層面建設情況的考核拓展到注重對心理、精神層面建設情況的考核,包括人民群眾健康水準、社會福利狀況、經濟産出水平和生態環境狀況等多個維度。

  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不是空洞抽象的命題,而是具體實在的事業。溫家寶總理曾説:“對於幸福的理解和標準可能人們都有不同……我只是説如何讓人們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對未來有信心。” 而這,基於堅持以人為本的民生改善,基於讓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促進社會和諧的努力。這樣的“幸福”,才能讓百姓“信服”。 

熱詞:

  • 幸福指數
  • 科學發展觀
  • 信服
  • 人民群眾
  • 國內生産總值
  • 權重
  • 改革發展
  • 命題
  • 産出水平
  • 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