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評艾夫曼芭團的柴可夫斯基之戀:矛盾衝撞但迷人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9日 17: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俄羅斯人鮑裏斯 艾夫曼的編舞恰似當地特産的伏特加酒,激烈、直接,不留迴旋的餘地,要麼愛它,或者抗拒它,很難對它無動於衷。因此我並不詫異艾夫曼芭蕾舞團近日的演出在上海掀起的截然對立的聲音,無論《柴可夫斯基之戀》或《俄羅斯的哈姆雷特》,艾夫曼的編排首先輸出的不是技巧或觀點,而是激情,排山倒海的情感,讓觀者先前的觀舞經驗靠邊站──太強烈的感情註定會觸動一些人,也會冒犯一些人。

  20世紀初的沙龍裏,以斯特拉文斯基為首的俄國藝術家們招來巴黎仕女們不顧身份地追逐和迷戀,這些從聖彼得堡來的男人與生俱來一種奇特的浪漫氣質,既粗豪又純真,既暴烈又善感,混亂糾結。這種氣質是時光所不能消磨的俄羅斯底色,頑固地存在於艾夫曼的舞劇裏──《柴可夫斯基之戀》遠不完美,它的優點和缺陷都格外明顯,矛盾,衝撞,但是迷人。

  艾夫曼是現代編舞裏的古典主義者,他對舞者的要求延續著前蘇聯學院派的審美:瘦、高、四肢修長、彈跳輕盈。他沒有創造出新的技巧,甚至在編排中他運用的舞步幾近單一,都是古典芭蕾的基本動作,身體抗拒地心引力,大開大闔,線條簡潔優美,簡單動作在重復中創造出一個繁複的情感世界。

  對,關鍵詞是“情感”。該劇帶著一種類似告白的急切和真誠,它不晦澀,觀者不需要對柴可夫斯基的生平有太多了解,只要把自己交給劇場,任舞者牽引著情緒,進入一段被激情造就、也被激情燃盡的生命裏。

  情節在劇裏是次要的,它的戲劇感和內在張力來自洋溢的情緒,這樣的作品首先關心的是把情感直接地、強烈地傳遞給觀者。線性邏輯對俄羅斯人不管用,塔可夫斯基總結過:“我們的文化存在著一個強大的傳統,它以記憶為中心,試圖用自己的過去來解決問題,這是一種悔恨的方式。”這段話拿來描述這部作品再合適不過,很大程度上它讓人想起電影《鏡子》,艾夫曼和塔可夫斯基、納博科夫以及普希金這些傷感的俄國人是殊途同歸的,他們把信仰和感情看得比邏輯更重要。

  當然,這部作品的缺陷也是顯而易見的。獨舞段落裏過多的大跳、過分澎湃的情緒把主角困在單一維度,柴可夫斯基成了一隻盛滿絕望的容器。群舞原本不是艾夫曼擅長的,因為他太依賴秩序,滿臺舞者川流不息地保持隊形,這樣的格律一不小心就沉悶了。但是在這裡,以拼貼方式平行出現的群舞不可思議地彌補了獨舞的單調,成為柴可夫斯基內心的外部投射──衝動、落寞、焦躁、溫柔、狂亂,直到死寂。

  即便有這樣那樣的不圓滿,《柴可夫斯基之戀》因為美輪美奐的雙人舞而有著讓人心碎的力量。如果獨舞時的柴可夫斯基是平板的,那麼在雙人舞段落中,這個男人和從他生命裏經過的女子們,都有著多麼豐富的靈魂側面。舞者之間彼此吸引、糾纏、疏離,身體有話説:兩性之間互相剝削與受難,藝術和世俗狹路相逢,最終,藝術的性感對抗著存在的死感。

  舞蹈是關注人心的,再確切地説,是關注人心與人心之間的關係,所有的碰撞和糾葛、緊張和溫柔。就這一點,該劇讓人確信艾夫曼是這個時代最優秀的編舞之一,因為他能用敏銳的直覺接近人類情感關係的謎底,那是話語或文本或圖像等任何方式都很難揭曉的謎,而他用並不複雜的身體語言,就呈現了一個既熱烈又愴然的秘密世界。

熱詞:

  • 艾夫曼
  • 線性邏輯
  • 情感
  • 舞者
  • 柴可夫斯基之戀
  • 斯特拉文斯基
  • 鏡子
  • 獨舞
  • 塔可夫斯基
  • 編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