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詩人“崑崙”雷人 要避免胡譯亂譯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9日 09: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雷人的詩人“崑崙”

  作者:周凡愷

  前不久,我剛寫了篇小文《〈咬文嚼字〉今年“咬”誰?》,還未等那只可愛的“啄木鳥”磨好尖銳的喙呢,一位馬姓作家便捷足先登,將上海同濟大學的某某某副教授給“咬”了個烏眼兒青,情急之下,某某某副教授也擺出了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俺就這點兒本事,你想怎麼著吧?!幾年前,郭敬明抄襲案判決以後,“小四”聲稱可以賠錢,但絕不道歉,那時我就説,假使郭敬明視法律為兒戲,又無人強制執行,那麼,其負面影響將是深遠而巨大的。

  果不其然,如今,這樣死不認錯的主兒真的是越來越多了。實際上,某某某副教授的錯訛,與郭敬明是有本質區別的。他只是因為常識問題,在翻譯引用外國人的話時,犯了個大迷糊,雖然有翻譯家指責這是不能容忍的,雖然網友們笑談這是今年開年第一個文字“雷人大案”,但以愚之見,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難解決。説到底,不就是在回譯毛澤東外文版的詞《念奴嬌 崑崙》時,將“崑崙”當成作者了嗎?誰都不是聖人,誰都有可能犯錯誤,關鍵是事情出了之後,我們應該採取一種何樣的態度。

  以前我們常説,翻譯已成為中外文化交流最大的瓶頸,之所以這樣講,是基於兩個層面。其一,眾所週知,因為漢字的獨立性和中國文化的特殊性,其在翻譯成外文的過程中,的確存在著相當大的困難,尤其是文學翻譯,僅靠通曉兩種語言或數種語言是遠遠不夠的。文學作品所容納的東西是巨大的,它包含了政治、經濟、文化、歷史、語言(乃至方言)等等,可謂牽涉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傑出的翻譯家,肯定應該是像傅雷那樣學貫中西的通才。然而,就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翻譯隊伍良莠不齊,魚龍混雜,很多人都是“瘸腿兒”,也即通曉一些外文的,在漢文化上卻是二把刀一個,懂點兒國學的,又對外國的風習和歷史文化背景不甚了了,譯起來自然也就免不了南轅北轍,笑話百齣,失之毫釐,謬之千里,很“夢幻”呢,就別提“業餘翻譯”啦。其二,是否指望外國的漢學家,就能完成這一艱巨的任務呢?非也!前幾年,有本書挺火,是一位人文學者寫的,名叫《莎士比亞眼裏的林黛玉》。一本學術類的書,為何能這般惹眼呢?蓋因該書將《紅樓夢》放在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把西方譯本與中文文本之差異進行了比較,這一比,諸多的樂子也就來了,讓人覺得既好笑又尷尬。看過本書的人,肯定都會不假思索地説,呀,文文弱弱的林妹妹,在某些“傻瓜”漢學家的譯筆下,咋就變為“放蕩黑妹”了呢?還有那個鴛鴦,經過老外這道手兒,竟成了“忠誠的鵝”,而襲人呢,就更讓人感到恐怖,因為她專門“襲擊男人”,劉姥姥呢,則信了基督教,賈政也領著一大家子人整天做彌撒。凡此種種,不勝枚舉。讀過這般毫不靠譜的譯本,就會覺得我們的副教授多少也有點兒冤呢!

  “保衛母語,保衛漢字”是一種主張,凈化外語環境,避免胡譯亂譯(無論輸出還是引進),想必對我們也是有益的。

熱詞:

  • 崑崙
  • 回譯
  • 詩人
  • 郭敬明
  • 某某某
  • 小四
  • 啄木鳥
  • 傻瓜
  • 夢幻
  • 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