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本報訊 (記者王妮娜文/攝) 16日是“小年”,從小年起市民就開始忙年了。為了搶購綠色“年乾糧”,哈爾濱市一些市民開車下鄉買“開花大饅頭”。記者了解到,如今,市民家都不再自家蒸饅頭,而且又吃夠了添加劑發的饅頭,所以純鹼的開花大饅頭吃着有老味道。松北區鄉鎮的饅頭店生意都很火,一家饅頭店最多時一天用了半噸面,平均一天賣出300多屜、6000多個手工的純鹼大饅頭。
一屜屜熱氣騰騰的饅頭,剛出鍋就被搶購一空,還有人站在屋內翹首期盼著下一屜大饅頭出鍋。今天,在哈爾濱市松北區萬寶鎮上的肖珍饅頭店,記者看到了搶購“年乾糧”的一幕。
在萬寶鎮,記者一打聽開花大饅頭,路人都指向這家饅頭店。小店不大,店內20多個空籠屜摞在一起,和人差不多高,一上午就已賣了4000多個饅頭,而且新蒸好的饅頭還在不斷出鍋。
一些市民專程開車從市區到這買饅頭。家住哈爾濱市道裏區的李先生説:“去年親戚買了20多個饅頭拎到我家,我一吃,真好吃,是老饅頭的味兒,這饅頭純綠色,比有添加劑的白饅頭好吃多了,今天我打算買幾十個,也給朋友買一些回去。”
“我這饅頭老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