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千畝崇明田頭蔬菜直供靜安市場 可追溯産地播種信息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8日 18: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曾經報道過的標準化菜場“亞細亞模式”(見本報2011年8月25日第一版)新年又有新手筆。由開開集團、亞細亞食品公司、凱農公司聯合出資租賃的1000畝崇明良田正式啟用,蔬菜産量可佔靜安區總需求量的25%。早上10點45分,首批4噸綠葉菜收割完畢,被裝上冷鏈車,3小時後,這批新鮮蔬菜就上了亞細亞旗下武定路菜市場的崇明無公害蔬菜專櫃。據悉,由區屬國資公司直接承包田頭管理種植,並向旗下市場直供的蔬菜産銷模式,在本市尚屬首創。

  去年頻發的食品安全問題讓百姓對田頭菜質量高度“敏感”。記者在崇明新村鄉的亞細亞靜明農田看到,千畝土地被分割成9個地塊、3個作業組,設專人負責,分別種植不同的時令蔬菜。在第一作業組,負責人陳錦春正帶領十幾位菜農收割青菜,並將過熟的綠葉菜翻入土中做綠肥。“我們只用生物有機肥。”陳錦春表示,崇明這塊地原始土質並不理想,作業組堅持用綠肥“養”了4年,其間種植的蔬菜全部翻入泥土,未對外銷售。目前,土質已達國家一級標準。今年,環繞靜明農田的水渠也將啟用,崇明的天然水系將灌溉這些綠葉菜,水質可達三類以上標準。

  供應商從批發市場變成了田頭,蔬菜安全追溯系統的跟蹤起點也要前移一步。以往系統只能追溯到蔬菜批發市場,然而記者昨天登錄亞細亞標準化菜市場管理系統,查詢武定路菜市場的崇明專櫃,發現不僅能找到攤主的身份信息、攤位的進貨記錄,還能追溯蔬菜的産地信息。點開大白菜一欄,最新一筆記錄顯示專櫃1月11日有進貨,重量為40千克,來自亞細亞靜明生産基地的3號地塊,去年9月2日播種,今年1月10日采收。與此同時,管理方還在每塊土地附近安裝了探頭,對播種、施肥、采收等各個環節採取24小時監控。

  蔬菜售價貴“傷民”,採購價賤又“傷農”,田頭直供模式繞過了批發市場環節,可以兼顧菜農和消費者的利益。靜明農田技術指導陸信仁告訴記者,以前農村合作社的冬季青菜依賴“散戶”收購,價錢有時被壓低到每500克兩三毛,現在由公司統一收購,每500克給8毛到1元,菜農種植的積極性提高了。過幾個月,農田的蔬菜種植數據將和亞細亞的標準化菜場銷售系統對接,屆時公司將根據市場實際需求,指導菜農有針對性地種植蔬菜品種,避免出現“賣難”。此外,直供模式讓亞細亞旗下菜場有了更多利潤空間,可以繼續參考市場指導價銷售蔬菜,消費者得了實惠。

  升級版的“亞細亞模式”看似多方得利,但對運營方而言,成本仍是挑戰。“想要按市場指導價賣菜來彌補種菜的成本,顯然不夠。”亞細亞食品公司董事長李煜坦言,依靠自然方式種植的蔬菜,生産週期長,成本要比大棚種植高出近三成,産量卻不及大棚的一半,為保證蔬菜的品質,不用化肥,需要投入更多的物力和人力成本,但考慮到菜市場的公益性,這些優質蔬菜還不能賣貴了。據悉,亞細亞正在拓展其他贏利渠道,該公司自行開發的菜場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已經被多個區縣看中,有望靠技術獲利。

熱詞:

  • 田頭
  • 直供
  • 播種
  • 蔬菜品種
  • 蔬菜産量
  • 蔬菜種植
  • 蔬菜批發市場
  • 崇明
  • 産地
  • 亞細亞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