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院壩會聽移民聲(新春走基層 新風撲面來)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7日 20: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出重慶萬州城區,汽車折入山路,沿長江逶迤西行。一個半小時,高爬低走56公里,瀼渡鎮高村終於出現在冬日的薄霧中。

  一進這個因三峽庫區蓄水而原地後靠的移民村,濃濃的“年味”撲面而來。1月13日正逢臘月二十,村頭有戶農家在迎親。村委會一側的籃球場上,腰鼓隊在排練,春節期間,村裏的戲要演一天。我們帶著參觀新建“農家書屋”、標準化葡萄園的喜悅,去旁聽村裏年前最後一次院壩會。

  院壩會是重慶農村的一種習俗,當地近年把它作為發揚基層民主、幹群互動的有效形式。農家小院,十來條板凳,男女老少幾十口或坐或站,有説有笑。“春回大地迎來萬紫千紅,民步小康運走一窮二白”,村支書劉祿髮指著墻上的大紅春聯説,今天院壩會的主題就是“過年”。

  聽説我們是北京來的記者,村民們紛紛打開“話匣子”。

  老人們用工程前後的變化進行對比。79歲的彭善慶説:“沒建三峽大壩前,我們村家家茅草屋,現在800多戶,戶戶小樓房;過去吃水用肩挑,現在水龍頭一擰水就來;原來一家一戶種地,現在企業辦到村裏,連我們老年人也能在家門口掙錢,這日子還有啥不滿意的呢?”

  “新年還有啥子心願嘛?”入鄉隨俗的記者也説起了重慶話。

  “能不能給裝點健身器材?村裏建的籃球場,老年人玩不動嘛!”老人説得實在。

  坐在一旁的匯農公司董事長唐榮立刻起身:“這事包在我身上。”這個公司兩年多前從成都來參與三峽發展,“公司+農戶”,3800多畝葡萄基地如今在移民村建成,農民收入有了保障。

  “我代表年輕人説兩句!”高村5組的劉進在三峽工程建成後去了廣東打工,前些天回來過年。他大聲説:“村裏和外面的最大差別,就是交通太不方便,我想留下搞農家樂,可車子進不來,沒得客人,希望江邊公路早點修好。”

  “我想爸爸媽媽能早些回來過年。”父母都在外打工的牟鳳小姑娘,憋得小臉兒通紅。一旁的陳桂全老人接過話頭:“巴望有更多的廠子開到鄉村,娃兒們不出遠門也能上班,這樣,‘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就少嘍。”

  36歲的張學勇站在人群後面,情緒有些低落:“我是一個失業者,想新年找份新工作。”話音剛落,唐榮再次表態:“你想創業,我們全力幫你,現場就可以簽約。”聽到這兒,張學勇連連點頭。

  “鄉親們,誰家如果有電視不通、廣播不響的,請告訴我們,我們會以最快速度幫助解決,保證讓大家看好春節晚會,要不要得?”參加院壩會的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周勇送上一份承諾,村民們齊聲回答:“要得!”

  “改革步伐向前跨,移民政策到農家,我們高村變化大”,村民陳步全用一段自編快板結束在院壩會上的發言。這時,村頭辦喜事那家,親朋好友團團圍坐,一場露天喜宴已經開始……

熱詞:

  • 留守兒童
  • 高村
  • 基層民主
  • 話匣子
  • 村民
  • 唐榮
  • 春節晚會
  • 農家樂
  • 排練
  • 有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