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藝術傳承親情是扇溝通的門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7日 01: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錢江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藝術重在傳承。有好的傳人,就不怕沒有好的、創新的藝術珍品。浙江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正是在溫情脈脈的傳承中,得到了發揚的機會。

  馮文土是我省的東陽木雕大師,1958年,年僅14歲的他走進了當時的東陽木雕技術學校。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的一件習作《哪吒鬧海》被我國木雕界泰斗、有著“木雕宰相”之尊的黃紫金看到。慧眼識珠,馮文土進入東陽木雕總廠,師從黃紫金。黃老前輩在清末民初曾進宮參與皇宮木制工藝品的雕刻修繕。他的帶徒方法很特別:經常帶著馮文土去看鄉間戲劇演出。“很多年後想來,師傅帶我去看戲,那是在考察我的觀察能力和創作天分。”

  師傅當年帶徒的高招如今也體現到了馮文土的技藝傳承中。“不是什麼人我都會收來做徒弟,首先他要有藝術細胞要有創作的天賦。只會依葫蘆畫瓢的我不帶。”

  海寧皮影戲的傳承人王錢松,與他的弟子張英,年齡相差半個多世紀,因為皮影而結緣,共同為皮影而堅守著。“爺爺,要不要喝點水?”每次與耳朵不太好使的王錢松講話時,張英總是特別體貼地靠近他。年齡相差半個多世紀的師徒倆,常常在一張長桌上工作,一人描畫、一人上色;一人雕刻,一人裝訂。

  “我一直都叫師傅為爺爺,爺爺對人真的很好。”拜師學藝兩年多,張英早已把王錢松當成了自己的親人。因受海寧皮影戲“郎家班”第四代傳人郎自立的影響,酷愛畫畫的張英對皮影製作産生了濃厚興趣。

  “小張很不錯,才學了一年多就可以有模有樣地做皮影了。現在的學生就是悟性高。”前後已帶過好幾個徒弟的王錢松,對每一個弟子都是盡心盡力地教導。“只要有人學,我就會一直教下去。”

  本報記者葉涵

熱詞:

  • 海寧皮影戲
  • 王錢松
  • 藝術傳承
  • 藝術珍品
  • 傳承人
  • 東陽木雕
  • 哪吒鬧海
  • 郎家班
  • 創作
  • 張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