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收藏藝術陶瓷 不必迷信大師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6日 16: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廬山松雲圖》粉彩筆筒

  時至今日,書畫收藏界仍有“有聽畫不看畫”的癥結,就是一聽書畫作者是某名家或某美協領導,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放心大膽地掏銀子購買。無獨有偶,這種現象在剛剛起步的藝術陶瓷市場中也出現了。其實,在這個大師滿天飛的時代裏,由於種種原因,徒有虛名的工藝美術大師不乏其人,名不副實的大師作品自然也絕非少數。這裡,筆者支出的以下三招或可讓您免吃“後悔藥”。

  首先,剛剛接觸藝術陶瓷的藏家,要多看,少動手。有陶瓷展覽您就看,看時用心比較不同大師(或藝術家)的作品;同時,多看書,了解古瓷的歷史和當代藝術陶瓷的物理、化學性質。這樣,不僅鍛鍊了自己的眼力,還熟悉了陶瓷史,提高了鑒賞水平,那麼哪種作品是否值得收藏就心中有數了。

  其次,儲備了一定陶瓷收藏知識後,應留心一下那些還未嶄露頭角或不擅長炒作的的中青年藝術家的作品。一旦選中自己中意的藝術家或其某種藝術風格的作品後,要不斷跟蹤,看他(她)的藝術水準是不是每年都在提高。如果幾年後其作品還是一成不變或製作技藝停滯不前,那你就白浪費時間和精力了,因為這人對自己的藝術並不負責,要馬上收手、出貨。

  再次,買藝術陶瓷作品前,問問作者(不管“大師”還是“小師”)能不能保證自己的作品只升價不降價,敢不敢回收自己的作品。我在“博雅”版上探討書畫收藏時,廣州三彩畫廊負責人就曾理直氣壯地説樂意回收自己賣出去的作品。不管是畫廊還是藝術家,能底氣十足地説出“回收自己賣出去的作品”這樣的話,是因這些藝術品都過了他們這一關。如此走下去,機構或個人不僅能不斷地進步,而且還産生了品牌效應──口碑越來越好,收藏群自然會雪球般地越滾越大。

  孔老夫子的相人術是:“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今天,咱借來用於選藏藝術陶瓷——可以用這句話去相那些出沒在藝術品市場中的真假“大師”,分開魚龍。(吳聿立)

熱詞:

  • 大師
  • 藝術陶瓷
  • 陶瓷史
  • 大師作品
  • 藝術風格
  • 藝術水準
  • 藝術家
  • 小師
  • 後悔藥
  • 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