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高佔祥與池田大作對話錄出版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週年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6日 01: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網北京1月13日電 (記者 應妮)被稱為獻給中日邦交正常化40週年的“第一份禮物”,《聯結地球的文化力——高佔祥與池田大作對話錄》(中文版)新書13日在此間人民大會堂首發。

  高佔祥現任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集中思考“文化力”問題,並於2007年出版《文化力》一書。該書在海內外各界産生很大影響,日本國際創價學會會長、世界知名思想家池田大作先生不僅對“文化力”概念的提出予以高度評價,並圍繞這一主題與高佔祥展開了數回內容廣泛的“對話”。在全書13回對話中,兩位作者不僅涉及包括世界和平、文化交流、教育、中日關係等重要領域,而且廣泛涉及攝影、書法、詩歌、小説以及個人經歷;全書親切、友好,坦誠、文質彬彬,引人入勝。

  高佔祥表示,池田大作先生不僅是位大思想家、教育家、佛學家、和平運動活動家,還有一個特殊身份——中華文化促進會“終身國際顧問”,是我十分仰慕的長輩。

  他指出,文化並不等同於文化力。文化是一種潛在力,是一種待發力。只有把文化轉化為顯露的、現實的、活躍的力量,並把這種力量運用到生活、學習、修養和社會實踐中的時候,文化才能轉化成為文化力,才能成為推動個人和社會科學發展的進步力量。而就當前中國的總體而言,缺乏的主要不是文化,而是文化力。即使文化資源像海洋般的豐富與深厚,如果“束之高閣”,不加以開掘、提升和利用,那只能説是沉寂的文化,而不是活躍的文化力,不能對社會産生任何牽引力和推動力,從而也就失去了它的實用價值。

  “對話錄”作者高佔祥、池田大作長子池田博正與北京文化、新聞、出版界人士200余人出席新書發表會。作家蘇叔陽、文化學者金元浦、孫立川先後發言。他們表示,兩位作者不僅是中日兩國受人尊敬的文化前輩,而且是交往30多年的摯友,他們的友情和對話本身就是中日友好的見證。

  據悉,近期還將在日本舉辦日文版首髮式。完

  (來源:中新網)

熱詞:

  • 文化力
  • 高佔祥
  • 池田大作
  • 中日邦交正常化
  • 對話
  • 中日友好
  • 中日兩國
  • 中日關係
  • 和平運動
  • 出版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