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浙江6名香港特邀委員聯名提議建戲曲博物館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5日 21: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網杭州1月13日電 (記者 李飛雲)正在此間舉行的浙江省“兩會”中,6名來自香港的特邀委員聯名提案,提議浙江建戲曲博物館,將其打造成中國有影響的文化標致性建築。

  該提案由港澳僑委員王志良領銜提議,詹洪良等委員附議。

  據王志良介紹,戲曲是中國特有的文化,浙江則是中國戲曲的搖籃,中國戲曲的第一縷曙光──南戲,就是在浙江瑞安誕生。浙江的戲曲資源豐富,戲曲劇種繁多,戲曲人才輩出。戲曲在浙江形成了越劇、婺劇、紹劇、甬劇、甌劇、杭劇、睦劇、湖劇、寧海平調、姚劇、新昌調腔、台州亂彈、高腔、浦江亂彈等二十幾個劇種。

  浙江作為戲曲的發祥地,從戲曲成熟的那天起,出現了高則誠、徐渭、王驥德、李漁、洪升、王國維等一批傑出的浙江籍劇作家、戲曲理論家,新中國成立後,浙江戲曲在“百花齊放”的同時,更在“推陳出新”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曾一度一領中國戲曲之風騷。

  如浙江昆蘇劇團改編上演的《長生殿》、《十五貫》開風氣之先,尤其是《十五貫》的成功改編,1956年晉京演出時,廣受各界好評,一時間形成“滿城爭説《十五貫》”的空前盛況,周恩來總理稱讚“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

  但是隨著戲曲市場的滑坡,觀眾群體的萎縮,浙江戲曲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衝擊和挑戰,使得有些劇種都已經到了滅絕的邊緣,大批珍貴文物正在流失和即將流失。一些稀有劇種不僅難以通過商業性演出維持自身生存發展,象睦劇、寧海平調、松陽高腔、湖劇等要在舞臺上再現也已存在一定難度。

  “建一座戲曲博物館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博物館將歷史再現,使戲曲藝術能夠得到更好的傳承發揚,為戲曲的發展提供一個忠實可靠的研究基礎。”6名特邀委員如此表示。

  為此,他們提議浙江立項啟動建設浙江戲曲博物館,依託浙江省文化部門組成專門的戲曲展品徵集委員會,負責搶救性發掘和徵集各劇種,尤其是瀕滅劇種的劇本(包括手稿、抄本、刊印本等)、樂器、曲譜、服裝、道具、音像資料、臉譜、行頭等珍貴資料。(完)

熱詞:

  • 寧海平調
  • 戲曲藝術
  • 戲曲劇種
  • 博物館
  • 十五貫
  • 長生殿
  • 新昌調腔
  • 兩會
  • 改編
  • 甌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