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優秀作品將亮相18日特刊(圖)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5日 20: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網-齊魯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DIV>

  讀者張守金的《中華龍》奇石作品。

  本報棗莊1月12日訊(記者 白雪岩) 12日,不少熱心讀者搭上了本報“龍字、龍畫、龍印、龍塑”徵集活動的末班車,因擔心錯過徵集活動,有的讀者12日一大早就來到本報編輯部送來他們的作品圖片和資料,還有的早早打來熱線進行諮詢。當天,本報又收到了眾多龍年作品。

  水利部門的退休幹部張守金先生是一位奇石和根藝愛好者,11日晚上看報紙才知道本報的徵集活動,因擔心錯過投稿時間,於是第二天一大早就來到本報編輯部,送上他的兩幅作品。其中一幅是名為《中華龍》的奇石圖片,另一幅是龍根雕作品圖片。據張先生介紹,他收藏了很多奇石,這幅龍的奇石已經收藏了4年,如今借著本報的龍年特刊活動,希望能和眾多讀者一起分享。另外的一個長1.8米,高達70公分的龍根雕也是張先生的最愛,他也希望能夠登上本報龍年特刊。

  出生於棗莊嶧城區的孔浩先生,現為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他給本報發來多幅龍字作品,對於本報龍年作品徵集活動,孔先生給予了高度評價和支持,他説,通過大眾參與的方式,才能發現更多從事藝術的愛好者,才能將藝術家的精美作品展現給更多喜愛藝術的人。40歲的王紅菊是棗莊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魯南縫繡的傳承人之一,在龍年到來之際,王女士將她製作的龍頭帽作品發給本報,以此表達新年的美好祝願。同時,還有一位來自河北省玉田縣的讀者給本報發來他的剪紙和撕紙作品,其中有用手撕的龍字,還有剪的“龍娃”。

  來自山亭的伏裏土陶傳承人甘言地,給本報發來一幅名為《霸下》的土陶作品。甘言地説,看到本報龍年作品徵集活動後,從事土陶藝術的他就開始琢磨如何設計創作一個龍的土陶作品,後來他根據《龍生九子》的傳説創作了這個名為《霸下》的土陶,據説龍的大兒子霸下長得最像龍,於是他就憑藉自己的想象,將龍的大兒子形象通過土陶展現了出來。

  自本報啟動了“龍字、龍畫、龍印、龍塑”徵集活動後,就一直備受熱心讀者的關心和參與。對於讀者發來的上百件龍年作品,本報將進行統一整理,通過擇優評選後,在本報即將推出的龍年特刊中展示。

熱詞:

  • 作品徵集
  • 特刊
  • 龍印
  • 優秀作品
  • 土陶
  • 奇石
  • 中華龍
  • 書法教育
  • 龍字
  • 龍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