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歷史畫也能産生精品之作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4日 23: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生活在當下的畫家,如何畫好歷史畫?在前不久舉行的 “視覺記憶──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歷史畫創作研究中心作品展”研討會上,不少與會專家提出,要畫好歷史畫,畫家還應做個“歷史學家”,如此才能在自己的作品中畫出歷史的藝術性和人文情懷,産生精品。

  沒有經歷如何還原?

  傳統歷史畫是以歷史事件為題材的繪畫,它對事件的重大歷史意義和宏偉場面情節表現力很強,需要畫家對畫中表達的歷史有很深研究。我國有無數的歷史畫題材,大部分藝術家並未親歷過這些歷史事件,如何畫才能誕生歷史畫佳作?

  “要讓自己進入畫中歷史。 ”中國油畫協會名譽主席、中國國家畫院油畫院院長詹建俊表示:“許多畫家都憑藉老照片來臨摹改編,這樣的歷史畫徒有其表而沒有內涵。 ”詹建俊認為,要畫一幅好的歷史畫,畫家應該成為畫中歷史的“專家”,“前期必須仔細收集資料,文字、圖片、影像等一切可以收集到的資料,對自己畫中的歷史認真研究,比如畫中時期的服裝習慣、人們的生活習慣、社會體系,保證畫對歷史有一個客觀正確的反映”。在表現完歷史畫的歷史性的同時,藝術性在詹建俊看來同樣重要,“油畫更要具有藝術性,畫家要把自己對歷史的感悟表現出來,同時把歷史中的人文情懷和精神感悟通過視覺形象傳達出來。好的歷史畫家還應該是歷史的專家”。

  題材可以更豐富

  目前,我國的歷史畫多以革命時期或新中國成立後的歷史事件為主題,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認為,歷史畫的題材其實可以更廣。 “我們把傳統歷史畫的定義延伸了,不表現事件而反映歷史時期特點的畫也算作歷史畫,因此,我們有許多的題材可畫。拓展歷史畫的題材既是歷史畫發展的需要,也是市場的需要。 ”

  在陳燮君看來,我國有許多經典故事都可以搬上畫布:“中國的許多歷史典故、神話故事都有很好的群眾基礎和視覺形象。比如《三國演義》《長恨歌》《霸王別姬》,這些故事不僅膾炙人口,而且故事中每個角色在大家心裏都有一個固定形象,都能反映不同的情感。 《霸王別姬》中項羽雖然失敗,但也有一種悲壯的情感。這些都是具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的題材,忠義、豪傑等情感也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陳燮君認為,革命時期和新中國成立後的許多重大歷史事件都是不可多得的經典歷史畫題材,但古代歷史的表現力也不容忽視,它們能夠表現出許多具有中國味的人文情懷。

  用心感受歷史的激情

  歷史畫雖具有獨特魅力,但一些畫家仍把它視作 “命題作文”,為了完成任務而作。復旦視覺藝術學院歷史畫創作研究中心主任李向陽表示:“我國的歷史畫起步較慢,有的畫家對歷史畫興趣不夠。但歷史畫非常具有感染力。好的歷史畫不僅能夠表達出畫家心中對於畫中時代的激情和體驗,更能夠打動畫家、感動觀眾。而且現在歷史畫的題材和範圍越來越廣,不只是局限于歷史事件,因此畫家不需要刻意去描畫某個時代,只需要將心中最喜歡、最有感悟、最有激情的那段歷史畫出來就行。這會讓更多的畫家喜歡上畫歷史畫。 ”

  詹建俊也提出,畫家對於歷史畫應該有一種責任感,用嚴肅認真的態度去對待歷史畫,“畫家應體會到歷史畫能表達的藝術性和情感,認識到歷史畫能夠將歷史視覺化、形象化、藝術化的作用。只有提高自己對歷史畫創作的積極性,才能真正畫出精品”。

熱詞:

  • 歷史畫
  • 歷史典故
  • 畫家
  • 歷史事件
  • 題材
  • 霸王別姬
  • 專家
  • 歷史意義
  • 歷史學家
  • 命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