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食品安全困局不是媒體炮製出來的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4日 15: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杭州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日前表示,“實際上,近些年不少所謂的‘食品安全問題’都是有人故意炮製出來的,但一些媒體卻利用消費者的心理大做文章。這對消費者和企業都沒有好處,在世界上造成了不小的負面影響。”他呼籲媒體對這方面問題的報道應當遵循客觀、科學的準則(1月11日《中華工商時報》)。

  媒體應當遵循客觀、科學的準則,這話説得在理。但是,説“食品安全問題”都是有人故意炮製出來的,是一些媒體利用消費者的心理大做文章,就很值得商榷了。言下之意無非是,即便媒體不是食品安全問題的始作俑者,至少也是“幫兇”,好像媒體不報道,食品安全問題就不存在了一樣。這無疑有些顛倒因果。

  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個中原因公眾早已心知肚明,不僅緣于廠家利欲熏心、誠信缺失、“道德滑坡”,也緣于制度千瘡百孔,比如“懲罰性賠償”缺位等,更是緣于“九龍治水”、監管不力。怎麼數,責任都輪不到由媒體來承擔。首先是存在問題,然後才有新聞報道,而非媒體不報道,問題就會憑空消失。

  可眼下,把問題和矛盾推給媒體幾乎是一種“習慣”。比如説礦難,有人就認為近年來礦難頻發是因為媒體報道得太多,就好像媒體不報道,瓦斯爆炸、塌方就不會發生一樣。而事實恰恰是,礦難一直在發生,只不過隨著近年來社會透明度的日益增強,以前往往被掩蓋的事情,如今被媒體曝光了而已。而媒體的報道,恰恰可以倒逼礦方加強安全管理,杜絕礦難危險。再如前段時間因“郭美美”等事件影響,慈善機構公信力急劇下降,有人就怪責媒體“窮追猛打”,殊不知正是媒體的外部監督,給了慈善機構一次滌醜蕩惡、涅槃重生的契機。再如有房地産商怪媒體“唱衰房價”,説樓市“拐點論”是媒體炒作出來的,卻對房價的“泡沫”視而不見。

  遷怒、推責于媒體無非是回避、轉移自己的責任,不過是一種“諱疾忌醫”的扭曲心理。問題就在那裏,媒體的報道會産生一種倒逼作用,反而有利於儘快查漏補缺、解決問題,更好地發展。否則,問題積攢日久,傷害的還是自己。輿論監督不是萬能的,但沒有輿論監督是萬萬不能的。還拿食品安全問題來説,媒體監督不一定能杜絕問題食品,也不一定能杜絕不良企業胡作非為,但是沒有媒體監督,問題食品毫無疑問會更加肆虐,不良企業也會更加猖獗。

  從這個角度來説,媒體監督不過是以“短痛”避免“長痛”,以很小的損失避免更大的代價。媒體監督不是給企業“找茬”,而是“逼迫”企業“向善”,以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責怪媒體無異於“因噎廢食”。退一萬步説,就算有媒體想“故意炮製”食品安全問題,俗話説“身正不怕影子斜”,要是食品企業都嚴於律己、無懈可擊,人家還炮製啥?可現實中,有些人往往有濃厚的“手電筒思維”——只照別人,不照自己,看到的都是別人的不對,卻很少躬身自省。

熱詞:

  • 食品安全問題
  • 媒體監督
  • 食品企業
  • 中華工商時報
  • 向善
  • 習慣
  • 找茬
  • 幫兇
  • 懲罰性賠償
  • 郭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