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古代年終獎怎麼發? 大將軍獎金折合人民幣10萬元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4日 15: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晨報網絡版暫無網友評論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大官小吏,天壤之別

  古代的“公務員”,是讀書人擠破頭也要擠進去的“陽關道”。而“公務員”的年終獎,根據官職大小也分三六九等。

  東漢時,大將軍、三公,每人發錢20萬枚、牛肉200斤、大米200斛;九卿每人發錢10萬枚;校尉每人發錢5萬枚;尚書每人發錢3萬枚;侍中每人發錢2萬枚。

  大將軍和三公每人能領到的年終獎,根據購買力折合成人民幣大概有10萬元左右,而當時大將軍和三公的月薪折合成人民幣不過7000元。領一回年終獎超過一年工資,所以,大官小官都盼快快過年。

  北宋是中國古代的“高薪時代”,工資高年終獎少。皇帝發給宰相等高級幹部的年終獎只有5隻羊、5石面、兩石米、兩壇子黃酒而已。這些過年福利對於他們的工資而言簡直不值一提,像開封府尹包拯的工資加上各種補貼,每年折合成人民幣高達600多萬元,而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年薪也不過稅前40萬美元。

  對於年終獎羨慕嫉妒恨的情緒,自古就有。南宋大詩人陸游説過一句順口溜:“吏勳封考,筆頭不倒;戶度金倉,日夜窮忙;禮祠主膳,不識判硯;兵職駕庫,典了祓褲。”意思是,吏部和戶部一個管官員升遷,一個管工資發放,紅包多得收不完;而禮部主管文教,兵部在太平時期用處不大,都沒人理會,所以這兩個衙門的官吏就沒有多少紅包,窮得要去當褲子。

  賣廢品籌紅包

  朝廷高官的年終獎由中央財政出,對於一些地方小官來説,指望不上皇帝給他們發年終獎,只能另辟蹊徑。他們自尋年終獎的方法很多,目前為我們所知的有三種:賣廢品、放高利貸、拿公款做生意。

  秦漢魏晉時期,公文寫在竹簡上,在傳送過程中用袋子密封蓋上公章裝運。那時口袋有皮質的、有絲織的,攢到年底賣掉,一個部門就有年終獎了。

  南北朝以後,公文主要用紙張,鋻於傳真機尚未問世,公文往來靠驛馬運送。裝公文的封套主要是布做的,史稱“書囊”。有些窮衙門,舊書囊攢得多了,讓裁縫改成衣服或者被單,過年時發給諸位同僚,雖然微薄寒酸,也算一項“年終獎”。

  至於寫公文用的紙張,每過一年半載,一定能攢下一大批,等過了保密期限就能賣廢品,賣得的錢也能發年終獎。

  放高利貸發紅包

  唐肅宗時期和宋神宗時期,朝廷允許放高利貸,主要對像是各衙門轄區內的商人。放貸期限短則幾天長則一年,月息最低3%,而且是“驢打滾”的利滾利。獲得的利潤,國家財政抽小頭,大頭進了衙門的“小金庫”,供“一把手”調劑使用,一些用來吃喝玩樂,一些用來在歲尾發年貨、發紅包。

  還有的拿公款做生意。酒、醋、鹽在大多數朝代都是朝廷專賣品,壟斷經營,利潤驚人。這些利潤都進了當地官吏的腰包,他們再發給下面人紅包,這也算抵充年終獎了。

  還有古代的房地産,就是在繁華地段買一塊地皮(或者動用職權霸佔一塊地皮),然後在上面蓋門面房,對外出售或出租。像宋朝名將岳飛在江西九江和浙江杭州都經營過房地産,只是經營所得主要拿來補貼軍用和興辦教育。但是別的文官武將可不像他這樣高風亮節,賠了,用公款衝賬;賺了,自個兒笑納,再給同僚和下屬發點兒紅包。大眾網

熱詞:

  • 年終獎
  • 大將軍
  • 放高利貸
  • 折合人民幣
  • 小金庫
  • 一把手
  • 三公
  • 發紅包
  • 朝廷
  • 公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