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鼓鄉新韻(新春走基層)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4日 12: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安塞腰鼓

  張 勇攝(中新社發)

  元旦過後,陜西安塞縣又熱鬧起來了。鑼鼓敲起來,彩綢舞起來,花傘撐起來,秧歌扭起來,“陜北過大年”活動已經連續舉辦7年了。

  在安塞的幾天裏,記者深切地感受到,這個黃土高原上的偏僻小縣,正在走上一條保護、傳承、發揚傳統文化的健康之路。

  看不完的黃土文化

  1月4日,安塞剛剛下過一場大雪,白雪、黃土,還有家家戶戶窗戶上貼的紅窗花,讓人馬上感受到了年的氣息。

  真武洞鎮徐家溝的王西安正在家中忙得不亦樂乎,見到記者,她抱歉地説:“過年了,要紙的人太多了,你看到處都是紙,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她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剪花的婆姨。年近70的她從小就跟奶奶學習剪紙,“過去我把我的剪紙作品送給鄰居,他們一般會回報我一碗燉肉、一顆白菜或是幾根黃瓜。現在我的東西供應不過來,去年一年賣了上百萬。”

  “下至剛會走,上至九十九,都是腰鼓手”,説的就是腰鼓之鄉安塞。在馮家營村,70多歲的曹懷榮正在和徒弟們編排迎春腰鼓。幾十年裏,曹懷榮帶出來的“徒弟”數都數不過來。從1990年起,他先後在第十一屆亞運會、國慶45週年慶典、香港回歸、國慶50週年慶典以及在德國柏林舉辦的亞太活動周等重大活動上表演安塞腰鼓。

  把文化之根傳下去

  1月5日上午10時,安塞縣第一小學,校園操場上鑼鼓喧天,這是四年級四班同學們正在上這學期的最後一堂體育課。孩子們身背腰鼓,手舞紅綢,搖頭擺肩敲擊鼓面。蘇老師説:“孩子們可喜歡上腰鼓課了,他們還得過全國大獎呢。”

  再過幾天,來自國內外的攝影愛好者就會雲集安塞,參加民俗文化攝影比賽,一年一度的過大年活動也將逐漸進入高潮。

  霍愛英副縣長自豪地告訴記者,他們對民間藝術資源進行過“拉網式”普查,共發現各類藝術人員3.4萬人。在安塞,民間藝術已經是一鄉一品,一鄉一藝。

  深開發拉長産業鏈條

  1月6日下午,我們來到安塞縣沿河灣鎮侯溝門村時,全村人都在家裏看縣電視臺播放的動畫片《延河灣》,鄉親們都説:第一次看到古老的剪紙一個個地都動了起來!

  《延河灣》共30集,將剪紙藝術和現代動漫技術結合起來,以“延河灣”村男女主人公山林、彩鳳的感情發展為線索,生動地反映了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發生的趣人趣事。為完成片子所需的上千幅剪紙,剪紙藝術家賈四貴在一年半的時間裏吃不好飯,睡不好覺。然而,想到傳統剪紙藝術將煥發新活力,他又雀躍起來。“要讓世界知道中國的剪紙能歌善舞”,他激動地告訴記者。

  據了解,在播出發行動畫片《延河灣》的同時,安塞正在繼續開發其衍生産品,將《延河灣》系列剪紙製作成瓷器、服裝、圖書畫冊和電子書等。“延河灣”村的原型,也將開發農家樂特色餐飲和鄉村旅遊業,以此盡可能地延長産業鏈條,使更多的人就業致富。

熱詞:

  • 延河灣
  • 新韻
  • 鼓鄉
  • 徒弟
  • 基層
  • 安塞腰鼓
  • 民間藝術
  • 剪紙藝術
  • 安塞縣
  • 動畫片
  • 搜索更多延河灣 新韻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