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減稅並不等於降價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4日 11: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貝恩諮詢公司發佈的《中國2010年奢侈品市場調查》顯示,2009年,中國消費者的奢侈品消費總額已達到約1560億元。有媒體就消費力外逃現象與我探討,是不是因為國內進口環節的關稅、增值稅或者還有消費稅,使得國內進口商品價格居高不下,進而導致了國內的消費力外逃?還有人開出“藥方”:只要政府降低或減免關稅、增值稅和消費稅,就能有效將那一年上千億的消費力留在國內,同時為國家增加百十億的稅金。對這些觀點,我懷疑。

  進口商品,特別是奢侈品,在全球有其獨特的營銷策略、價格體系以及完善的策略體系。在中國銷售哪些型號、如何定價,絕不是國內的經銷商能操縱的。2011年底,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佈通知,從2012年1月1日起中國降低包括“洋奶粉”在內的730多種商品的關稅,平均稅率僅4.4%,新西蘭嬰兒配方奶粉和酸奶更是實現了零關稅。話音剛落,洋奶粉在去年年底輪番上演了漲價風暴,使關稅下調最終成為了奶粉廠商及其經銷商們的另一個利潤增長點。願望看上去很美,但實踐起來,很傻很天真。

  那麼,減稅能不能讓商品價格下降,吸引更多國人來消費呢?筆者做了一些調研,絕大部分消費品生産企業,目前都面臨原材料漲價、物流成本和人員成本上升等壓力。如果政府制訂了涉及本行業的減免稅措施,企業認為,這是國家給予企業的稅收優惠,目的是讓企業在市場中更有競爭力和活力,同時可以適當減輕企業的成本負擔,有利於企業更好的良性發展。可見,基本上沒有企業會將這部分稅收優惠讓利給消費者。當然這也無可厚非,企業本來就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組織,如果不盈利,誰還辦企業?可是,減稅引發降價的念頭又是哪來的呢?

  1月9日,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發佈聯合通知,自2012年1月1日起,免徵蔬菜流通環節增值稅。在此之前,中國稅法規定,只有農民銷售自産的農産品,才免徵增值稅,而其他機構向農民收購農産品時都需要繳納13%的增值稅。這個稅收優惠政策的出臺,意味著從2012年1月1日起蔬菜在流通環節原本要繳納的13%的增值稅不用交了。這對於農民來説沒有什麼喜悅的增加值,一則本來就免稅,二則農民的純收益基本上只佔農産品利潤中的極小值。蔬菜經銷企業會比較開心,賣蔬菜的超市也會喜笑顏開,因為這部分稅收優惠又一次落入了他們的口袋。雖然可能會因為銷售量有限而最終的優惠也有限,但有勝於無。我對於這些蔬菜銷售商會不會將這部分稅收優惠轉變成為降價讓利給消費者持懷疑態度,但這次的稅收優惠,的確給了銷售商們一定的利潤空間,對於維持蔬菜的市場價格穩定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並且這種作用會持續一定的時間。

  稅制改革極其必要,特別是減少間接稅增加直接稅的比例,這是稅制改革的重頭戲,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稅制改革的深入,以增值稅為首的間接稅將逐步淡出稅收舞臺。但是,普通消費者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減稅並不等於就是降價。我曾微笑著反問與我探討這個問題的朋友:是不是關稅、消費稅下降了,你就會把你大部分的收入都用來消費?他急忙搖頭:怎麼可能?工薪階層誰敢呀?(作者繫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稅務教研組組長。讀者若有稅務問題,可寫信至:karenwei@163.com。作者將對一些共性的稅務問題,在專欄中予以解答。)

熱詞:

  • 減稅
  • 蔬菜
  • 農民
  • 農産品
  • 藥方
  • 稅制改革
  • 間接稅
  • 中國2010年奢侈品市場調查
  • 增加值
  •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