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科技館不應只面向青少年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4日 11: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Xinhua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我不在博物館,就在去博物館的路上。”

  參觀博物館、科技館已成為不少西方人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其教育與學習功能越來越受到重視──每天從開館到閉館,除了成人,都有不同學校的學生參觀學習。

  近年來我國科技場館建設也明顯加速。科技部日前發佈的2010年度全國科普統計數據表明,截至2010年底,全國共有建築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各類科普場館1511個,比2009年增加107個;另有一批科普場館正在建設之中。

  如此快速的發展,實際效果如何?

  北師大教育心理與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長伍新春發現,儘管各地的科技場館如雨後春筍般建成,但不少場館就剛開張時熱鬧幾天,之後一直冷冷清清。

  究其原因,除了老師和家長比較缺乏校外學習的觀念,科技場館能否滿足參觀者需求成為關鍵因素。

  目前我國科技場館的大部分設計定位於孩子,在參觀過程中,家長基本當“陪客”,更多的是滿足孩子的需要,讓孩子獲得樂趣和知識,並非出於自己的興趣。

  中國科技館原館長王渝生卻從來沒有“冷清”的感覺。“觀眾總是絡繹不絕,目前每年參觀人數在300萬人左右。”他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國科技館的定位──面向全體公眾。

  中國科技館有專門為孩子量身定做的兒童科學樂園;也有很大一部分關於高新技術比如航天技術、納米科技等內容,對成人和青少年都適用;還有一些輔助性活動,比如結合科技館展覽舉辦的院士專家科普講座,適應性更廣。

  “科技館不僅要滿足青少年需求,要讓成年人也喜歡去。”王渝生説。

  研究表明,科技場館的學習經驗是終身難忘的,對人們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不僅包括知識和對知識的理解,還包括行為、價值觀、情感、審美、技能、動機、文化、社會交往等多個方面。

  “知識是最表淺的層面,也最容易被人們重視,但不是最重要的方面。”伍新春進一步解釋説,如果人們參觀動物園後,學會了愛護動物、保護生態環境的行為,增強了學習科學的興趣,培養了審美的能力等等,這些學習的結果可能比學會純粹的動物學知識更有意義。

  觀眾在參觀時會有意無意地與他人互動,互動對象可能是參觀同伴,比如家長、教師、同學或朋友,也可能是場館中的專家、講解員或其他觀眾。伍新春説:“與他人互動不僅可以實現優勢互補,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深層理解能力。”

  科技場館具有豐富的展覽資源,不僅可以解決學校教學資源短缺問題,而且還可以給學生提供真實的、與實際生活相聯絡的學習情境。

  伍新春希望,科技場館不光要滿足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引領需求。把場館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延伸,真正發揮它連接學校教育與校外實踐的橋梁作用。

  王渝生則強烈要求科技館對公眾免費開放,並保證科技館的基本運營經費,保證每一到兩年更新部分展品,避免“總是老一套”和“千館一面”。(陸琦)

熱詞:

  • 伍新春
  • 科技館
  • 面向全體
  • 家長
  • 陪客
  • 青少年
  • 觀眾
  • 知識的理解
  • 學校教育
  • 學習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