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別讓信用建設“短板”制約債市發展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4日 10: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一樁由鞍鋼未按期兌付50億元到期債券引發的違約事件,成為新年伊始債市熱議的話題。儘管該事件最後被證明只是虛驚一場,但1月4日由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發佈的違約“免責公告”卻引發了當日股市震蕩,以及人們對於整個債市信用市場違約風險的擔憂。

  一般來説,債券與股票相比,收益比較穩定,風險也較小。在成熟經濟體中,股票、債券的規模呈金字塔結構,債券市場是資本市場的主體。雖然我國資本市場呈現“股票市場大,債券市場小”的倒金字塔結構,但目前我國債券市場規模正快速擴大。據初步統計,2011年各主要債券市場合計發債總量(不含央行票據)超過6萬億元,與2010年相比增幅超過20%。在信貸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債市正日益成為各類機構和企業重要的融資渠道之一。

  但與此同時,一些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如:融資主體結構不平衡、大量信用風險積聚于商業銀行等少數投資主體、風險分散分擔機制不健全等。尤其是在當前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管理信用風險,識別和防範各種信用風險成為投資者面臨的重要課題。

  有業內專家指出,隨著債券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發債企業從最初的央企和大中型國企逐步拓展到更多的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發行人的信用差異日漸擴大,這對投資者購買信用類債券的信用風險甄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目前國內信用評級機構建設明顯不足,除少數機構規模較大外,其他普遍規模較小,市場影響力與國際評級機構相差甚遠。另外,信用評級機構公信力不足,發行主體評級虛高,信用衍生産品品種較少,投資者缺乏有效的風險對衝工具等諸多問題,造成投資者抵抗信用風險衝擊的能力較弱,因此一旦出現“風吹草動”,就易引發市場動蕩。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説,市場動蕩是投資者信心不足的一種反映。

  獨立、公正、客觀的信用評級制度會對公司債券市場的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對於投資者來説,信用評級是評價投資價值的重要依據;對於監管者來説,信用評級有利於有甄別地實施監管,提高監管效率。從資源配置的角度看,好的信用評級制度能夠提高證券市場的效率,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2012年是我國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而與此同時,我們卻面臨著極為複雜嚴峻的內外經濟形勢,國際金融危機不斷蔓延、深化。要建設高樓大廈,首先必須夯實根基。因此,在確保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必須加強基礎建設,加快制訂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加強信用評級機構的建設,加強對投資者權益的保護,增強投資人的信心。唯有如此,我們要建設一座高大的金融大廈的夢想才有可能變為現實。

熱詞:

  • 信用風險
  • 信用評級機構
  • 債券市場
  • 短板
  • 信用衍生産品
  • 信用建設
  • 央行票據
  • 資本市場
  • 虛高
  • 監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