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臨城調結構促轉型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4日 09: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環境報第5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環境報記者 徐俊華 周迎久 通訊員 白風河報道 “鋪路的石子是從山東拉來的,做假山的石頭是易縣産的……”河北省臨城縣岐山湖國際會展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除了會展中心項目,公司還開發了一萬畝荒山,其中光薄皮核桃就種了7000多畝。


  “這個會展中心是河北新惠通有限公司按照縣裏‘1+1’政策要求改擴建的,目標是打造集水、景、棲、嬉于一體的冀中南首家可容納千人的四星級酒店和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目前已投入資金2.6億元,預計項目2012年5月1日可竣工。”臨城縣西豎鎮副鎮長、岐山湖産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錢建偉説。


  “像這樣的‘1+1’項目,全縣不少於10個。”臨城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周寶戰説。


  什麼是“1+1”政策?為什麼臨城縣要出臺這樣一個政策?


  “‘1+1’就是投資一個礦山項目,要相應上一個非礦山項目,這個非礦山項目必須符合國家産業導向,具有一定科技含量。非礦山項目的投資不能少於礦山項目。”周寶戰説,臨城礦産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産有27種,正在開採的有19種,煤炭、鐵礦石、石灰岩、石膏、花崗岩、耐火黏土等礦産企業一直是縣域經濟的支柱,但這些産業對資源的依賴性較強,對環境的破壞性較大,且産品附加值低,缺乏市場競爭力。


  為有效保護資源、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2008年,臨城縣出臺了《關於科學保護和開發利用礦産資源的實施意見(試行)》,明確規定,採礦企業自開採之日起兩年內,必須在臨城境內投資建設符合國家産業政策、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地面産業項目,地下開採礦山企業新辦項目投資不低於3000萬元,地上開採礦山企業新辦項目投資不低於1000萬元。否則,縣裏將核減企業開採規模或收回採礦權。


  “意見”旨在推進産業結構“由散變聚、由黑轉綠、輕重並舉、變粗為精”,最終實現轉型升級。隨後,臨城縣又出臺了推進礦山企業轉型的實施辦法和實施意見。


  “3年多來,全縣由礦山企業新上的非礦山項目有邢臺慶華鐵尾礦綜合利用項目、河北君俐年産1萬噸羥基苯海因項目、金智通儀錶項目、河北聚源紡紗項目、輝長輝綠岩精深加工項目、河北盛森地源熱泵項目、新惠通萬畝生態園項目等10多個,總投資已經超過25億元。”臨城縣重點項目辦公室副主任楊立法介紹。


  “3年多來,全縣財政收入在連年增長的同時,採礦業佔縣財政收入的比重卻在不斷下降,已經由3年前的1/3下降到1/4。通過‘1+1’政策調控新上的這些綠色項目,‘十二五’末將産生數十億元的收入,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上萬人。同時,也將為子孫後代留下一方富土和一片藍天。”周寶戰説。

熱詞:

  • AAAA
  • 臨城縣
  • 意見
  • 礦山企業
  • 礦産資源
  • 岐山湖
  • 2008年
  • 地下開採
  • 綜合利用項目
  • 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