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行走在鄉間的放映員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4日 07: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網-大眾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閱讀提示 從膠片電影到數字高清,從毛頭小夥到不惑之年,安丘電影公司放映員劉丙文在放映崗位上一幹就是25年,“每當聽到觀眾的笑聲,看到他們看電影時那種投入的表情,我就感到很滿足,覺得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義。”劉丙文深情地對記者説。

  本報記者 宋學寶

  本報通訊員 王玉芳

  2011年12月21日下午三點半,記者跟隨劉丙文的“農村公益電影放映車”下鄉,這天他要去放映的地方是百里之外的一個小山村石埠子鎮馬旺村。路上,劉丙文與記者拉起了他的經歷。

  1986年,21歲的劉丙文接替父親成為安丘電影公司的一名放映員,一幹就是25年。安丘1231個村莊他跑了個遍。石埠子鎮迷牛寺村坐落于群山之中,只有8戶人家,是安丘最小的一個自然村,汽車進去都沒法調頭,劉丙文一年要去好幾次。

  “每當聽到觀眾的笑聲,看到他們看電影時那種投入的表情,我就感到很滿足,覺得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義。”劉丙文説,“我對電影放映工作的熱愛,也源於父親的影響。我的父親是一位有著30多年工齡的老放映員,對工作非常敬業,時常告誡我幹放映工作就要幹好幹精,滿足老百姓的文化需求。”

  為了讓群眾看到聲像俱佳的影片,只有初中文化的劉丙文刻苦學習放映知識,熟練地掌握了處理放映故障的技術,在25年的電影放映生涯中,銀幕上從未出現過“白幕”。

  走了大約35公里後,車子拐上了向西的一條鄉間小路,在一個很陡的坡道上,我們看到一位老人推著一輛三輪車正在艱難爬坡,劉丙文立即找了一個相對平緩寬敞的地方停下車,幫老人把三輪車推到坡上。“多虧遇上你們,要不我真是沒法上來。”老人連聲道謝。劉丙文説像這樣的事對他來説是經常的,有時遇到放學回家的學生,也會捎他們一程。

  當車子到達馬旺村的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了。此時,村裏的男女老少已早早地吃過晚飯,等候在村委大院。劉丙文麻利地拉起銀幕,架好數字放映機,一會兒功夫,電影開始了。

  據了解,馬旺村地處安丘市西南部山區,共30戶101口人,但常住人口只有60人,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村裏年齡最小的村民43歲。

  最先放映的是科教片《農村可利用新能源》和《化肥真偽與鑒別》,然後又放映了《日照好人》和《我們村的指導員》兩部故事片。《日照好人》是根據莒縣農民工赴汶川地震災區救援災民的故事改編的電影。莒縣離馬旺村不遠,電影裏熟悉的聲音、演員們生活化的表演,讓村民們看得津津有味。

  放映過程中,村民劉文俊家抱來了家裏的電視機,由於顏色不正,拿來讓劉丙文幫忙看看。劉丙文在放電影的同時拆開電視機,一看是消磁電阻壞了,得捎回縣城換個件。村民劉立俊的電飯鍋壞了,也拿來讓劉丙文修,原來是短路了,劉丙文換了根線後就好了。

  在觀眾的笑聲和議論聲中,3個小時的電影放完了。劉丙文脫掉身上的大衣,熟練地收拾放映設備,待他收拾好後,我們踏上了返回的路程,此時已是晚上9點多鐘了。山村隆冬的夜晚凍得人頭皮都疼, 記者雖然特意穿了件厚厚的棉衣,但還是感覺有點受不了,肚子也“嘰哩咕嚕”地叫,這才想起還沒吃晚飯呢。

  “公司規定放映員下村放電影不能給村裏添麻煩。我們放映員有時候從家裏捎點飯,有時到村裏的小賣部買包方便麵,而更多時候則是回到家再吃。”劉丙文説。

  返回的路上,劉丙文打開了車載音樂,車子在歡快的旋律中向前駛去。

熱詞:

  • 劉丙文
  • 1986年
  • 白幕
  • 日照好人
  • 鄉間小路
  • 化肥真偽與鑒別
  • 我們村的指導員
  • 農村可利用新能源
  • 銀幕
  • 石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