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在調色板上尋找新色彩(圖)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4日 07: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黑龍江新聞網-黑龍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記者 董雲平

  中國當代油畫名家、上海海事大學文理學院教授、哈爾濱人張濤,近日回到家鄉舉辦了自己的畫展。99幅優美的寫實風景畫,自然、質樸、溫暖,讓人如臨其境。

  在畫展開幕式上,記者見到了張濤,更加信服“畫如其人”這句話。他隨和、淡定、從容,眼中閃現的是與年齡不太相符的單純與質樸,真誠謙和的話語表達了對藝術的執著追求。

  1960年出生在哈爾濱的張濤,從小就愛畫風景畫。一幅幅松花江的朝霞、山野的落日挂滿了家中的墻。回想當年學藝經歷,張濤感慨,是哈爾濱市少年宮培養了他繪畫的興趣。而松花江邊的江上俱樂部、青年宮、九站、中央大街的街景,是他常去寫生的地方。1979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四年的學習中,他受教于張欽若、崔開璽、高泉教授,為他今後的造型藝術功底和較好地把握傳統的審美品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觀賞張濤的作品,會感受到他將自然質樸的美繪于筆下,將內心深處寧靜的情懷露于筆端。就如他自己的描述:“既在自然中,也在調色板上尋找新的色彩,這種探索在繪畫的過程中經過了多少次坎坷和努力,我回憶不出,想起畫每一幅畫時,多是捕捉色彩的和諧。那些明快和穩重的色彩,會使畫面産生一種生命的快感。”曠野、樹林、江畔、農舍,看似平常的小景,他都畫得饒有興趣,哪怕幾株向日葵,一條鄉間小路,寥寥數筆和幾種顏色,就透露出其敏銳的觀察力和表現力。

  張濤對寫生情有獨鍾,很少有半寫生半創作的畫作。他説,忠誠于眼前之景,才能保持畫面的鮮活性。寫生作品應該畫得自然、抒情些、放鬆些,做到恰到好處,見好就收。

  1983年,他的油畫《老門》、《碾》入選總政治部舉辦的全軍美術書法作品展;1985年,他在《解放軍文藝》上發表油畫《清風吹過》。畢業後,他在武漢軍區創作室從事軍旅題材的創作。1986年他轉業,在哈爾濱師範大學美術系任教。此後,他的作品《北京之晨》參加國家級藝術展;《冬韻》參加黑龍江省第四屆青年畫展;《百荷花》油畫作品發表在《美術》雜誌上;《晨曦》參加黑龍江省油畫冰雪畫展並獲優秀獎;《女人體》油畫作品獲得黑龍江省油畫人體大展優秀獎;油畫《葵》被香港長城畫廊收藏參加中國藝術博覽會藝術展;油畫《孤獨的空間》參加慶祝建國50週年美術作品展……

  “追求藝術的至真、至善、至美”,張濤用一種近似于灰的色調,展現出他的平和、沖淡、閒逸、幽雋。他走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用光和色構建著自己的藝術夢想。

  圖為張濤。本報記者 蔣國宏攝

熱詞:

  • 調色板
  • 1986年
  • 1983年
  • 美術
  • 畫展
  • 寫生
  • 女人體
  • 晨曦
  • 色彩
  • 油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