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家長不妨學學“慢養”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3日 14: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寧波網-寧波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家住江東的姚女士有點心煩:快過年了,本來説好除夕夜,一家三口到孩子的奶奶家過。可一聽表哥要來,孩子死活不願意去了。

  “孩子心裏有個結。”姚女士説,她哥哥的孩子比較出色,每回家人聚在一起,都會把小輩比較一番,小的時候,孩子大咧咧的,感覺不到,上了初中後,越來越在乎,心頭壓力著實不小。

  姚女士自己也覺得陷入了“培養焦慮”中。“你看,周圍環境似乎都如此,家長們一碰面,彼此間交流幾乎逃不開這樣的開頭:‘我家的孩子會背唐詩30首了,你們呢?’‘我們啊,最近他不努力,才只記了45個英文單詞,我還要給他加把勁兒!’”

  “其實大可不必。”江東區社區學院何瑩亞老師説,教育是慢的藝術,要孩子健康成長,家長首先要慢下來,耐住“寂寞”,不求一時的速度與效率,不以當下的表現評斷孩子,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

  何老師説,家長之所以焦慮,是因為太想看到一個結果,急於“收割”。其實,孩子需要“慢養”,給孩子一個好品德好習慣,遠比孩子拿到一個好分數更重要。

  何老師經常與0到6歲孩子的家長打交道,家長間的“攀比風”,何老師感觸多多。

  前段時間,一次親子活動中,一位家有2歲半寶寶的母親驕傲地對何老師説:“我家寶寶能從1數到100了,10以內的加法也會了。”母親一邊説,一邊“秀”出寶寶。在旁的不少父母見了,多少都有些觸動,有的直接和祖輩商量,回家就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數數”。

  “不用為此亂了陣腳。”何老師直言,根據她多年的教學經驗,孩子在這一年齡的“數數”,更多意義上是“唱數”。“的確,‘唱數’是要的,在‘點數’過程中要運用到‘唱數’,但會‘唱數’,並不一定表明孩子就掌握了數的實際意義。”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上下兩排各有4個圓,區別只在於大小不同,問孩子每一排有多少個圓,孩子通過“點數”,回答4個,再問兩排是不是一樣多,有的孩子可能會回答“大圓的那排多”。為什麼?因為受到了物體大小的干擾,其實,這表明了孩子並沒有真正掌握數的實際意義。

  據悉,幼兒園教數學,遵循幼兒思維發展的規律,按照思維發展的三個階段:實物表徵、形象表徵、符號表徵,進行教學。讓幼兒從具體形象的實物教具操作逐步過渡到抽象的符號理解,真正理解數學符號的實際意義,而非一上來就是“1+1=2”這樣抽象的概念。“即使孩子記住了,也多是‘機械記憶’,多半不會運用。”何老師説得很直白。

  據了解,一些孩子上了小學,出現運算障礙,很大程度上與幼兒階段對“數”概念的拔苗助長有關。

  “讓教育‘慢’下來,家長們會看到另一番風景。”何老師説,當然,“慢養”並不代表放任孩子,而是遵循孩子的天性去教育和引導孩子的成長,能夠給孩子學習的機會,讓他們在學習中成長,找到最好的自己。這樣,家就是孩子生命力的來源。(王 佳 林 芳)

熱詞:

  • 家長
  • 數數
  • 老師
  • 慢養
  • 點數
  • 收割
  • 攀比風
  • 思維發展
  • 機械記憶
  • 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