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中青報:“天藍”與“人富”能否兩全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3日 07: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儘管公眾已對國內接連不斷的環境污染産生了“審醜疲勞”,但中國之聲1月9日報道的內蒙古托克托“污水湖”污染事件還是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報道稱,石藥集團中潤(內蒙古)公司等企業排放的污水,沿著解放初期挖的黃河灌渠污染了流經的多個村莊,水量之大以至於離奇地形成了多個污水湖。原本草綠水清的村莊,如今已被污水弄得滿目瘡痍,村民們生活的村莊已被污水重重包圍。(《中國青年報》1月10日)

  盤點近年來的重大污染事件可以發現,“老少邊窮”地區正成為高污染企業遷徙的目的地與污染事件的頻發地。污染企業之所以向“老少邊窮”地區悄悄遷徙,是緣于發達地區對污染的容忍度越來越低,而欠發達地區一味追求經濟發展,“唯GDP至上”的畸形發展觀導致環境監管形同虛設,政府往往與企業之間形成了一條“利益鏈”。

  地方經濟發展了,老百姓的生活卻被“破壞”了,內蒙古托克托“污水湖”污染事件算是典型一例。在“發展經濟”與“環境保護”的關繫上,為“發展而破壞環境”的做法當然要被摒棄,發展經濟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這早已成為共識。現在同樣需要警惕的是,“為保護環境而破壞百姓生活”的現象有可能被社會忽視了。

  1月5日《南風窗》報道,“天藍人窮”正困擾著京北那些農牧交錯帶的百姓。在北京以北100多公里外的河北接壩地帶,山綠了,水清了,樹多了,原住民們卻變得更窮了,在這裡,生態與生存成了一對悖論。

  以報道中冀北長閣一帶長閣村為例。5年前,這裡的村民都種植水稻,2006年10月奧運在望,為了首都保水節水,這裡實施了“稻改旱”工程,農民被迫改種玉米。最近幾年,稻米價格節節看漲,而玉米價格漲勢不明顯。“稻改旱”每年為下游節水幾千萬立方米,當地百姓卻收入銳減。為保護環境,冀北貧困帶還大規模退耕還林、封山禁牧。這一帶的農民多年來一直沿襲放養牲畜的生活方式,封山禁牧又不增加其他經濟收入渠道。為保護環境,這些地方的農民又出現了“政策性返貧”現象。

  雖然説在發展經濟環境被污染被破壞的現象屢禁不止,值得慶倖的是,無論官方還是民間在觀念上還是有所重視的。同樣是因環境問題百姓生活受到影響、同樣是事發“老少邊窮”地區,但是在媒體視野及社會輿論中,類似于內蒙古托克托“污水湖”污染的事件頻繁被關注,而像冀北貧困帶所暴露出來的生態保護背後的生存難題,卻像風中的落葉不經意間從我們眼前飄落,很難引起人們的注意。

  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這兩條腿必須保持平衡,對其中任何一方的過分糾偏都會導致社會“瘸腿”。“經濟增長環境變差”是沒尊嚴的發展,“環境向好生活變差”是沒尊嚴的環境。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如何協調、自然生態與百姓生存如何平衡,這是當下中國必須面對的問題。在二者的取捨上,太“左”或者太“右”,受到傷害的同樣都是老百姓,如何平衡前進,取決於政府施政的理性和智慧。

  毋庸諱言,未來幾年,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依然是困擾地方官員的難題。這時候,不妨拿出兩面鏡子照一下。內蒙古托克托“污水湖”污染事件是一面鏡子,冀北貧困帶生態保護背後的生存難題同樣也是一面鏡子。

熱詞:

  • 污水湖
  • 發展經濟
  • 破壞
  • 托克托
  • 老少邊窮
  • 中青
  • 重大污染事件
  • 稻改旱
  • 南風窗
  • 冀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