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戲曲緣何知音少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2日 23: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常有人説“戲曲太慢,唱詞聽不懂……”的確,戲曲綜合了音樂、舞蹈、武術、美學、歷史、人文……多方面的知識,更何況還有“尖團字”、“上口音”、“中州韻”、“京腔漢調”等講究,在時下快節奏的生活中,實在是個消耗時間的“奢侈品”。

  欣賞京劇,需要對故事情節有所了解,知道這齣戲講的是什麼,才能夠在劇場裏坐下來,看進去,這大概正是劇場裏老戲迷多,新戲迷少的原因。戲曲裏俯拾可得的歷史典故,一句七言唱詞裏往往含有不止一個典故,唱詞之於喜愛戲曲的人早已爛熟於心,連綴起來的兩句七言唱詞,所呈現的美麗畫卷、動人情境,自然妙不可言。

  以一部《西廂記》為例,是崑曲、京劇、越劇的經典劇目,也是常演劇目,不同劇種的版本,唱詞有所不同,越劇《西廂記琴心》一折中,崔鶯鶯唱詞雲:“他不作鐵騎刀槍把壯聲冗,他不效緱山鶴唳空,他不逞高懷把風月弄,他卻似兒女低語在小窗中。他思已窮,恨未窮,都只為嬌鸞雛鳳失雌雄。他曲未終,我意已通,分明是伯勞飛燕各西東。”這幾句唱詞句尾押韻工整,平仄鏗鏘,讀來朗朗上口,頗富節奏,這裡“緱山鶴唳空”的典故緣自“周靈王太子好吹笙,作鳳凰鳴,遇浮邱公接上嵩山。後於七月七日乘白鶴過緱山,拱手謝別時人而去。”如果不是查閱書籍,我實在不知道這個“緱山鶴唳空”的典故,這也是許多剛剛對戲曲産生興趣的觀眾常説“看戲要帶個懂戲的人同去”的道理。

  記得採訪指揮家鄭小瑛時,她説:“觀眾是需要培養的。票價那樣昂貴,還要用意大利語演唱,唱的人面部表情誇張,外語水平未必那麼好,許多都是用漢語拼音標注的,歌唱演員自己不懂,觀眾也聽不懂,恐怕意大利人都聽不懂。音樂成了冰冷生硬的東西,那不是我們想要的音樂!”那天採訪結束時,她揮筆寫下“我希望陽春白雪,和者日眾”。

  常有人説,“京劇就那麼幾齣骨灰級的老戲,來來回回演”,其實新編劇目有不少,只是由於人們對故事情節不熟悉,即使在劇場貼出海報,也鮮有人問津。2011年11月,在湖北武漢舉辦的“第六屆全國京劇節”中,涌現出不少新編劇目,比如江蘇省京劇院以後蜀花蕊夫人的傳説為題材的京劇《花蕊》,唱詞有“恨壓眉峰詩骨瘦,愁剪眼波蝶夢休”之眾多清詞麗句;北京京劇院以宋慶齡1927年在武漢的經歷為藍本的《宋家姐妹》,立意深刻,唱腔優美,唱詞文筆流暢考究,可是如果沒有看過故事介紹,沒有聽到、讀到這樣美麗的詞句,恐怕大多數觀眾捨不得花上百元買張票去看。

  藝術的百花園裏,我們願意看到古今中外藝術百花齊放的景象,並非執拗地期待中國戲曲獨步天下的局面産生。然而我們的戲曲的確是一棵需要呵護的嬌貴的植物,希冀被了解和認同,希冀“仁、義、禮、智、信”的傳統道德浸潤人心。

  一齣戲圓滿成功,每一位演員在臺上不能有一點疏忽,每一個動作都不能失誤,每一句臺詞都必須準確無誤,音樂、燈光、道具的配合,天時、地利、人和。需要熱愛它的創作人員,演職人員,需要讀懂它的觀者聽眾,需要人緣,需要氣場。“振興京劇”的口號喊了三十年,很多時候,不喜歡是因為不懂得,知音少,同志仍須努力。 J006

  孫小楠

熱詞:

  • 戲曲
  • 唱詞
  • 1927年
  • 西廂記
  • 音樂
  • 觀眾
  • 花蕊
  • 奢侈品
  • 知音
  • 越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