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少數民族文化傳承形勢嚴峻 “數碼”記錄廣流傳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2日 22: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台灣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9日,在福建省石獅市石湖回族村釵山的六勝塔旁,當地“櫻楓”腰鼓隊的7名回族妹子,正排練着村裏賀歲文化表演的節目《煉仙打嘴鼓》。一旁,該村綜治副書記、蚶江邊防派出所警官梁霖,正拿着攝像機在錄像,他打算春節後刻錄成光盤給鄉親。

  “每當遇到村裏舉辦的民族文化活動,小梁都會來攝像。”石湖回族村已經83歲的回族老大娘林對説,許多像梁霖這樣的小夥子,正用這種方式保護村裏少數民族的非物質文化。

  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出海口,歷史使一些少數民族在這裡紮下根,而回族是當地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500年前,他們是為海絲之路開闢而立下不朽功勳的阿拉伯人後裔,他們勇敢、善良的故事被流傳了下來。這裡積澱着悠久的海絲文化,至今還保留與雲南陸上潑水節相媲美的“海上潑水節”這一獨特習俗。

  “由於受到打工潮影響,年輕人學習回族歌舞的原生態環境銳減,少數民族文化傳承面臨嚴峻形勢,不保護不行。”在當天的文化排練現場,梁霖説,像《煉仙打嘴鼓》這類反映石獅回族之源流的民族節目,現在會表演的姑娘們越來越少了。

  為此,當地的邊防部隊&&投入30多萬元在石湖回族村,成立首家“愛民固邊綜合文化站”,集閱覽室、電腦室、活動室、娛樂室等功能於一體,豐富石湖村村民業餘文化生活。石湖村的回族後裔們也自發捐贈古代小竹排、宋代帆船、現代集裝箱船等船隻模型,傳承獨具特色的回族文化。

  近年來,他們還多次舉行石湖“海絲路上平安歌,回族文化藝術節”、“四代同歌跟黨走,愛民固邊創模範”革命歌曲大家唱、“服務新農村百鎮巡演”等喜聞樂見的文藝活動,帶動了石湖回族村的文化熱潮。

  “回族風情的音像傳承效果很好,我還把回語譯成漢字,讓不會説阿拉伯語的人也能理解其中意思。”梁霖指着自己2011年製作好的二張數碼光盤説。他每次將回族村的風土人情都錄製下來,除送民族文化部門存檔外,還在回族地區廣為流傳。茶余飯後,農閒時節,聽“數碼”形式結輯出版的回族歌舞,正成為石湖村民的一種娛樂方式。

  目前,在石獅地區,像梁霖一樣的熱心人越來越多,回族文化的傳承呈現了喜人的新局面,任何想了解回族文化的年輕人,只要找到一張光盤,就可以學到原汁原味的少數民族風情。

  “隨着國家一系列保護民族文化措施的陸續出臺,一批有責任感的青年人也擔起了傳承的義務,咱回族文化的明天有盼頭了。”回族老大娘林對滿懷期待。(吳志 鄧志新)

熱詞:

  • 數碼
  • 回族村
  • 文化熱潮
  • 少數民族風情
  • 少數民族文化
  • 回族文化
  • 煉仙打嘴鼓
  • 潑水節
  • 排練
  • 石湖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