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蒲華清:傳統兒歌傳承面臨斷層 好兒歌缺童心童趣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2日 17: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網重慶1月10日電 (章瑩 韓璐)“小白兔乖乖,把門開開,快點開開,我要進來……”兒時的記憶裏,總也少不了兒歌的痕跡。然而,令人憂慮的是,當下孩子們很少還能完整念出那熟悉悅耳的童謠。

  好兒歌在哪?在此間舉行的重慶“兩會”上,年逾六旬的重慶出版集團退休編輯蒲華清列席旁聽。其10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難掩感慨,“時下,傳統兒歌傳承面臨斷層,而在兒歌新作頻出的‘繁榮’之下,也難掩浮躁與蒼白。”

  蒲華清,筆名華維、曉黎,著名兒童詩人。1957年開始發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兒童詩集《校園朗誦詩》、《春天的朗誦詩》、《注音童詩一百首》,童話詩集《美麗的小仙女》,兒歌集《紅雨傘》、《福娃奧運漫遊記》,幼兒短詩集《天上的灑水車》,幼兒故事集《可憐的小花狗》等,作品多次獲重慶市兒童文學獎等多種獎項,併入選多種選本。在2011年由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婦聯聯合開展組織的“第二屆全國優秀童謠徵集活動”中,蒲華清創作的《狐狸考小雞》榮獲“第二屆全國優秀童謠獲獎作品”一等獎。

  “當下出版業圖畫書、卡通、勵志故事多,童謠集少,而電視則多播放卡通片,狹窄的傳播途徑導致其普遍傳頌度不高。”以重慶本土童謠創作為例,蒲華清説,重慶有一大批創作兒歌的作家,也有好兒歌,甚至很多兒歌作家一年都有好幾本書可出版,但銷售情況並不理想,出版社考慮到市場問題,大多最終很難出書。

  好兒歌緣何叫好不叫座?反而“你為什麼背上炸藥包,我去炸學校”等灰色兒歌流傳度更高?蒲華清認為,“究其原因在於缺乏‘童心童趣’。”

  “好的兒歌一定要從兒童中來,有兒童的情緒。”蒲華清告訴記者,許多新兒歌沒有傳統兒歌流行,就是少了趣味,教化色彩太濃。一個好的兒歌要具備流傳性,除流傳的渠道外,還需要作者洞察“童心童趣”,表達出孩子的感情、願望,同時兼具趣味性和節奏美、音韻美。如借鑒古代的韻文,語言新、淺、帶點詩意,音韻朗朗上口,讓孩子們樂於誦讀。

  如何讓好兒歌廣為傳頌?蒲華清提出,“兒歌要改變現狀,首先要有好歌,得讓孩子喜歡,還需要對這種創作機制的調查和研討。”他建議邀請兒歌專家選編高質量的兒歌選集登入教材,同時在出版業進行調查,結合孩子們的閱讀、教學需求尋求有效的銷售途徑,傳媒宣傳也可加大登載量,進一步擴大好兒歌的影響力和覆蓋面。

熱詞:

  • 兒歌
  • 蒲華清
  • 好歌
  • 童趣
  • 童心
  • 童謠
  • 紅雨傘
  • 兩會
  • 創作
  • 注音童詩一百首
  • 搜索更多兒歌 蒲華清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