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校園響起京腔京韻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2日 15: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教育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仁兄!”

  “賢弟!”

  “這……啊……啊……”

  這是北京市東城區板廠小學一年級(1)班學生張睿煜和蔡宇暄,在京劇課上表演京劇《野豬林》中林沖和魯智深的一段唸白。每個上臺表演的孩子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一口京腔京韻,字正腔圓,表演得有板有眼、惟妙惟肖,還真有點京劇家的“范兒”。

  京劇課是板廠小學2011年9月開設的校本課程。“京劇是我們的國粹,被譽為‘東方的歌劇’,我一直在思考把匯集了傳統文化與民族智慧的京劇融入課程教學,從而發揮傳承藝術和創新教學的雙重作用。”學校音樂教師白艷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學校。令白艷感到高興的是,學校不僅同意了她的想法,還鼓勵她把京劇作為校本課程進行研究和實踐。白艷開始查閱資料,尋找音像資源,並拜訪了京劇名師孫毓敏。最終,結合專家的意見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她確定了教學內容和方案。

  “學生的接受和喜愛程度超出了我們的想象。”板廠小學教導主任黃斌紅説。課程起初定位於京劇基本概況介紹,但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了,現在增加了《野豬林》等京劇名段的唸白,以及京劇行當、京劇服飾、京劇名家、京劇名段等內容,“下學期,我們準備教學生現代京劇的唱腔”。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朱旭東説,在中小學課堂教學中,肢體文化、藝術文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是很重要的,如果運用得當,將會大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像白艷與京劇課這樣的創新故事,在板廠小學還有很多。教師創新發展的蓬勃活力,得益於板廠小學近年來提出的“四走一加強”的教師培訓模式。板廠小學校長馮雅男介紹説,學校把特色培育作為教師創新發展的內驅力,校本研修作為教師創新發展的助動力,支持教師走近專家、開闊視野,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走進課堂、大膽實踐,不斷轉變教學行為;走上科研、深入研修,不斷提高教學水平;走入課程、用心經營,不斷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切實加強校本研修的廣度與深度,促進教師成長和創新發展,使學校、教師、學生在發展中受益。

熱詞:

  • 京腔京韻
  • 教師專業發展
  • 校園
  • 教學行為
  • 校本課程
  • 學生
  • 板廠
  • 野豬林
  • 課堂教學質量
  • 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