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中山一院發現IgA腎病基因 登上《自然遺傳學》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2日 10: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羊城晚報網絡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8日宣佈,研究發現了IgA腎病新的易感基因,研究成果已在線發表于國際頂尖雜誌《自然遺傳學》上。該成果將有力推進IgA腎病的遺傳學發病機制研究,為IgA腎病早期預警和診斷以及個性化治療打下堅實基礎。

  IgA腎病是全球最常見到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在亞太地區佔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的比例高達40%-50%,該病的可怕之處在於,約有15%-40%的患者最終發展至終末期腎臟病(尿毒症)。因此,早期診斷和治療對延緩腎功能惡化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問題是該病發病隱匿,因個體不同臨床表現的差異也很大。

  世界各國醫學家研究發現,IgA腎病在中國人、黑人、高加索人中的發病存在明顯的家族聚集傾向,因此考慮為遺傳因素造成,被列入多基因遺傳病範疇。中山一院副院長、腎內科余學清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聯合國內20多家醫院和研究機構,並與新加坡專家合作,對1萬多名受試者(4137例IgA腎病患者與7734例健康志願者)展開篩查。

  “這是迄今為止最大樣本的亞洲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研究,樣本都是漢族人。”余學清説,他們利用先進的遺傳學分析方法和策略,在全基因組水平進行研究,結果首次發現了中國人群中IgA腎病獨有的兩個新的易感基因位點,即8號染色體和17號染色體,證明了遺傳因素在IgA腎病的發病機制中起重要作用,並能夠影響IgA腎病的發病過程及臨床表現。

  科研團隊的另一位專家、新加坡基組研究院的劉建軍教授説,約有20%的中國人攜帶有這兩個基因,他們得IgA腎病的危險性,將比不帶這兩個基因的人高20%-30%。

  余學清説,由於目前已證實IgA腎病有家族性傾向,所以凡確診IgA腎病的患者,其一級親屬得IgA腎病的幾率明顯高於常人,所以建議他們定期到醫院檢測,以便早發現早治療。“這項研究的最終目的有兩個,一是減少普通人患IgA腎病的風險;二是降低IgA腎病發展到尿毒症的幾率。”

  (編輯 張穎)

  作者:夏楊

熱詞:

  • IgA腎病
  • 一級親屬
  • 中山一院
  • 易感基因
  • 自然遺傳學
  • 患者
  • 腎小球疾病
  • 腎內科
  • 尿毒症
  • 全基因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