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河南發現舊石器中期狩獵─屠宰遺址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2日 09: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科學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張雙權和高星研究團隊宣佈,他們發現了迄今為止中國北方舊石器時代中期唯一一處經過系統埋藏學分析確認的狩獵─屠宰類考古遺址。

  通過對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動物屬種分佈及豐度、死亡年齡模式、骨骼表面改造痕跡與骨骼單元分佈等動物群特點進行分析,並結合生態環境等方面的研究,研究人員認為靈井許昌人遺址為舊石器時代中期的一處狩獵─屠宰遺址,而非古人類的居址或中心營地。

  在舊石器時代的絕大多數時段內,狩獵採集都是古人類經濟形態的主要方式。古人類往往在獵捕現場即對獵物的屍體進行初步的肢解和處理,以便進行搬運。古人類會對那些無法進行完整搬運的大型動物的屍體進行處理後,再選擇某些特定的部分搬運回中心營地。因此,這些因古代狩獵者的選擇性搬運而遺留下來的動物骨骼以及他們用於肢解獵物的石製品,就成了考古學家判斷遺址功能以及狩獵─屠宰活動存在與否的關鍵性證據。

  靈井許昌人遺址位於河南省許昌市西北約15公里的靈井鎮西側。2005~2006年期間,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新的發掘與研究,在近300平方米的範圍內出土石製品近萬件以及包括部分骨器在內的動物骨骼化石萬餘件。通過化石埋藏學分析,研究人員排除了目前已知的能夠大量聚集動物骨骼的各種自然營力,認為古人類的作用是導致考古遺址中動物骨骼大量富集的主要因素。

  此外,在靈井許昌人遺址出土的動物骨骼中,大約17.2%的標本上都有切割痕、砍砸疤等古人類行為痕跡的出現,進一步表明古人類在這一動物群形成過程中的主導性作用。

  該論文第一作者張雙權解釋説:“靈井許昌人遺址中數量較多的人工石製品的出現,可能反映了古人類在生存策略和行為活動方面的計劃性和前瞻性,例如對湖濱等臨水環境狩獵行動的預期以及石製品的存儲行為等的預先計劃。”

  該研究得到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陳平富 邱銳

熱詞:

  • 屠宰
  • 埋藏學
  • 狩獵者
  • 動物骨骼
  • 石製品
  • 研究人員
  • 舊石器時代中期
  • 考古遺址
  • 靈井鎮
  • 動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