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蒙牛純牛奶、長富精品奶、滿意花生油、越南某花生糖……如今,越來越多的食物陷入“黃曲霉毒素超標事件”,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
國家中西醫結合腫瘤重點學科、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歐陽學農主任醫師介紹説,黃曲黴菌毒素與多種腫瘤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其中與肝癌關係最為緊密,食管癌、胃癌、腸癌等消化道腫瘤也與此種毒素有較大相關。糧食,如玉米霉變主要産生這一毒素;水網污染,也産生大量黃曲黴菌毒素。因此,糧食霉變、飲水污染,都導致了癌症在某些地區的高發。
“只要發黴,就會有黃曲霉毒素。”實際上,黃曲霉毒素是黴菌的二級代謝産物,1993年就被世界衞生組織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其中黃曲霉毒素B1毒性和致癌性最強,而黃曲霉毒素M1是黃曲霉毒素B1的代謝物。我國乳及乳製品中規定黃曲霉毒素M1限量為0.5μg/kg, 糧食中黃曲霉毒素B1為10μg/kg。
此外,專家也提醒説,企業不達標固然應當譴責,但自己在家也要把好食品儲藏關。黃曲黴素在日常生活中廣泛存在,在潮濕的氣候條件下,花生、大米、玉米、堅果尤其容易滋生黃曲黴菌。所有食品儲藏都要注意防霉、防氧化。堅果、花生、糧食等儘量購買小包裝,打開時認真嗅一下味道,一旦有變味情況立即整袋扔掉,以免抖開後黴菌孢子飛散出來。黃曲黴素耐熱性非常強,在280—300攝氏度之間才能分解,一般烹調甚至油炸都難以完全破壞它,所以建議將有霉味的食物堅決丟棄。若不小心吃到了霉變食物,要全部吐掉並漱口。
歐陽學農主任醫師指出,葉綠素可減少黃曲黴素吸收並減輕致癌作用,因此多吃青菜很重要。但烹調綠葉菜的時候,要少放點油,同時,三餐中的動物蛋白質不要太多,因為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的飲食生活,對於致癌物的作用可能有促進效果。(吳志 熊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