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600多年前,元代著名山水畫家黃公望創作了以富春江兩岸秋色為主題的《富春山居圖》,贈與其友無用道人。300多年前,《富春山居圖》被焚為兩斷,分別稱作“剩山圖”和“無用師卷。”幾百年間幾經週折,“無用師卷”被收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剩山圖”現藏于浙江省博物館。
2010年3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回答台灣記者的提問時,講述了《富春山居圖》的故事,並感慨“畫是如此,人何以堪。”經過多方努力,今年6月1日,浙江省博物館和台北故宮博物院將在台北聯合舉辦“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 分藏兩岸的《富春山居圖》前、後兩段將跨越海峽實現合璧展出。
“《富春山居圖》的悲歡離合記載著傳奇的文化史,300多年前被焚為兩段,後又分藏兩岸60餘年,確如骨肉分離。它的合展、重圓是兩岸人民的願望。它超越一般意義上的美術作品展覽,是同一個血統、同一個文明根脈相連的需要。” 5月14日,在“海峽兩岸黃公望藝術論壇”上,主持人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吳為山這樣表述了《富春山居圖》合璧展出的意義。來自北京故宮博物院、台北故宮博物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國家博物館、台灣師範大學、浙江省博物館等研究機構和高校的30余名專家學者,也就黃公望的畫風、對中國山水畫的影響、《富春山居圖》的當代意義等學術問題展開了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