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促“技術藍領”發展還須政策給力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1日 14: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大學生畢業當然要做白領”,這是多數人的想法,但就業市場有它自己的“説法”:一項對2011年畢業大學生初次就業薪酬的調查顯示,“技術藍領”平均起薪2500元,白領3000元,彼此還相差500元;而在兩年前,這個差距是1000元──一些就業指導專家解讀,數值的變化反映了就業市場供求的實際變化,這兩年最缺“技術藍領”,他們的起薪趕上白領看來已指日可待。由《文匯報》首席記者李雪林采寫、刊登在1月7日的《文匯報》頭版顯著位置的《“技術藍領”起薪急追白領》報道,傳遞出的這條信息應該引起高校的辦學者、大學生和社會各方面的注意。

  其實,當下的上海乃至全國各行各業“技術藍領”缺,尤其是具有精湛技術的高技能人才缺,已是由來已久、存在已久的事實。經過十幾年的擴招,高等教育早已從精英化培養模式變為大眾化培養模式。大學生畢業後不一定當“白領”,這也已經成為社會各方的共識,並業已成為活生生的現實。可以説,三百六十行,大學生幹哪一行都是不足為奇的。前些日子,虹口區環衛局招了數十名環衛工,其中多數為具有大學學歷的年輕人。他們的工作情緒和上崗表現都很“淡定”,並未有什麼感到“委屈”的感覺。媒體對此也作了報道。

  筆者以為, 要讓更多的大學生樂意加入“技術藍領”的隊伍,還需要從相關的政策、待遇等方面,繼續作出相應的調整與必要的傾斜,為“技術藍領”的成長創造更加有利條件和環境。這其中,徹底消除所謂的“幹部”、“工人”之間的身份界限,應該提到有關部門的議事日程上來了。

  須知,之所以當下為數眾多的大學生還不大願意加入到“技術藍領”隊伍,之所以還有眾多的中學生即使已經很清楚自己並不適合“做學問”,而實際動手能力倒是相當強的。但他們及他們的父母還是一個勁兒地要“上大學”,哪怕在大學裏讀的是 “萬金油”一樣的專業,哪怕畢業後只是成為一個“什麼都懂一些,什麼都不大懂”的尷尬角色,依然要上大學,而不去那些畢業後就業很不錯、收入也可觀的高職學院就讀,將自己培養成為一個“有真本事”的技術藍領。其中的重要原因在於,一旦當上了藍領,即便是收入還不錯的“技術藍領”,成長的空間和發展的機會就會遭到某些政策的“擠壓”乃至“封殺”。這其中所謂的“幹部編制”和“工人編制”便是一個對“技術藍領”們的成長和發展頗為不利的制度。

  現實中,多少年來,在我們的企事業單位裏,你一旦當了“藍領”,那麼,恐怕這一輩子就沒有可能轉向“管理崗位”了,或即便具有管理的能力和當“幹部”的潛質和能力,但因為所謂的編制或身份所限,也只能和這樣的機會無緣了。

  “白領坐辦公室, 藍領 站流水線”這種説法似乎已經過時。但徹底轉變這種傳統觀念談何容易。當下,我們在為 “藍領”、“白領”的界線變得模糊而投“贊同票”的同時,也不妨從沿襲了多少年還未有根本性改變的人事制度動動“手術”,作一些改變。比如,淡化乃至最終取消“幹部”與“工人”的身份之別。這個真的很難嗎?未必吧。

熱詞:

  • 藍領
  • 技術藍領
  • 白領
  • 幹部
  • 工人
  • 文匯報
  • 大學生
  • 上大學
  • 説法
  • 培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