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中芭版《胡桃夾子》中國特色濃郁 並非翻拍名劇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1日 06: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在線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中國芭蕾舞團在天橋劇場上演了中國版的《胡桃夾子》。起初,看到《胡桃夾子》四個字以為是國外名劇的翻拍,不過拿到舞劇簡介才發現,該劇從舞美到服裝均沒有《胡桃夾子》的宮廷風格,取而代之的是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服飾。

  舞劇以一場京城廟會拉開帷幕,由12個頭戴生肖的舞者跳出12種動物的動作語言。第二幕,孩子和家長一起圍坐在一個中式客廳中,由家中的長者講出了“年獸”的故事。而後,一位外國朋友來家中做客,送給小女孩一個胡桃夾子,這才引出了《胡桃夾子》的故事。如果不是耳畔響起的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和小女孩手持的胡桃夾子在時時提醒自己,人們很難想象這就是《胡桃夾子》,更準確地説應算是一個用到了胡桃夾子道具的中國故事。

  其實,故事從開始就將中國元素展現得淋漓盡致,12生肖、廟會、年獸……這些都被很自然地融合進了舞劇中,給人以全新的感覺,但劇中突然出現的西式胡桃夾子卻顯得很突兀。本是一個非常完整的舞劇,何必非要挂上“洋”頭,生拉硬套在《胡桃夾子》上呢?換一個道具,換一個名字,哪怕依然使用柴可夫斯基的音樂,不過是在介紹時寫上:根據《胡桃夾子》改編,豈不更好,不會讓人覺得雷,反而感覺很親切。(荀覓)

熱詞:

  • 胡桃夾子
  • 名劇
  • 舞劇
  • 中國特色
  • 柴可夫斯基
  • 動作語言
  • 舞者
  • 家長
  • 改編
  • 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