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眷戀與憂思(作家論苑)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0日 16: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如果讓我選一首我最喜愛的唐詩,我想,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李白的《將進酒》。只“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就已經讓人醍醐灌頂了。

  但最近一批搞接受美學的專家,根據古往今來被刊印、被評點、被收入詩選或文學史、成為論文的主題與出現在網上的頻率,進行精確的數學與統計學的計算的結果,被選擇為“唐詩排行榜”第一名的是崔顥的《黃鶴樓》(見《唐詩排行榜》,中華書局2011年9月版)。

  這很有個思考頭。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開頭這四句,寫得平順,像口語,不吃力,不像作者鬧了什麼煉字煉句的功夫。但它有點縱深感,滄桑感。不是中國這樣的古老文明國家的詩人,是不會有這樣的四句詩的。黃鶴不返的故事裏包含著許多不可考的往事,許多懷念與記憶。中華民族是一個富有記憶的民族,是一個往事千姿百態、魅力無窮的民族。失去了記憶的淺薄的信口開河的中國人,很難像是個真正的中國人。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這是最最關節的兩句詩。晴川歷歷,歷歷在目,晴空下的大江即長江,這説的是中華長江流域的親切地貌,大地與詩人的距離如同零。芳草萋萋,是草木繁盛,説的是此地的植被蔥蘢,好田好土。短短兩句詩充分表達了對中華大地的眷戀、親近、溫暖的感受,是詩人對於中華懷抱的投入。這樣的描寫催人淚下。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這兩句又有些不同了。晴川歷歷,本來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可能是近看很清晰吧,遠望呢?波浪如煙,看不到故鄉了,崔顥有遊子之嘆了。除了對於中華大地的眷戀之外,詩人表現了某種憂思。眷之深,戀之誠,也就會憂之瀰漫而思之牽心動情了。能不為之感動嗎?

  我年輕時常讀俄蘇文學作品,常常看到蘇聯文學評論家講述的俄蘇作家對於俄羅斯大地的憂思,例如契訶夫的《草原》,例如高爾基的某些作品,例如列昂諾夫的《俄羅斯森林》。我很感動。

  我們的長篇小説中對於大地的描寫可能不是特別多,但我們更是一個詩歌的民族。我們的詩裏充滿了對於中華大地的眷戀與憂思:“卿雲爛兮,糾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是這樣的。杜甫的“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還有他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李白的“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與“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與“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多著呢。其中, 氣魄大,用語自然,特別動人的,不能不想到崔顥的《黃鶴樓》。

  詩之外,我們的一些辭賦名篇,也有許多這方面的內容。

  從這個角度檢視中國的古典文學,也許我們能有新的發現與感悟。

熱詞:

  • 黃鶴樓
  • 眷戀
  • 作家論
  • 詩人
  • 晴川
  • 崔顥
  • 草原
  • 將進酒
  • 唐詩排行榜
  • 憂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