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優秀農牧業科技工作者風采⑨繆祥輝的願望——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0日 07: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聯絡採訪,繆祥輝説:有比採訪更重要的事。

  寒冬時節,像往年一樣,今年已在外奔波二百多天的他,在離省會西寧上千公里外的柴達木盆地的試驗溫室裏忙碌。

  繆祥輝,青海省農林科學院科研處處長、研究員,長期從事旱地農業研究和高原農作物栽培研究,擔任青海省農學會秘書長。繆祥輝,知道這位臉龐黑紅漢子的人很多,尤其是在玉樹地區。玉樹藏族老阿媽才珍老人説:“繆‘農技’讓我們在高原冰天雪地的二月見到了蔬菜的綠色。”

  兩周後,見到鞋沿上挂著泥痕的繆祥輝,記者説明採訪來意,他很意外。他説事都是團隊做的。他和團隊只想幹成一件事:讓高原極地的老百姓吃上新鮮的地産菜。高原高寒缺氧,不要説在冬天種植蔬菜,就是生命力極強的小草,在玉樹海拔4000米的高原的夏天都長得稀稀疏疏。長久以來,囿于惡劣的自然環境,當地人由於很難吃到地産新鮮蔬菜,由此引發的有關疾病相當普遍。

  繆祥輝覺得,作為一位高原農作物栽培專家,解決這一難題,責無旁貸。

  有人説,身處高原就是貢獻,的確是這樣。在繆祥輝工作的現場,空氣含氧量僅有平原地區的60%,對一個長期在低海拔生活的人來説,這無疑是生理極限的挑戰。高寒缺氧可怕,但繆祥輝説:更可怕的是他們總是行進在路況極其不好的邊遠地區,交通意外時刻伴隨著他們,僅2011年就發生過兩次。

  或許是繆祥輝的執著與拼命感動了上蒼,2011年,在玉樹縣結古鎮代格村,世代沒有在冬季大面積種出蔬菜的季節傳出信息:2月22日,18棟科技示範溫室,在海拔4000米的高寒缺氧地區,實現了冬季蔬菜生産。溫室裏花紅菜綠瓜嫩,西葫蘆、油白菜、菠菜、水蘿蔔等破土而出;3月22日,該村生産出玉樹首批地産蔬菜,這也是“玉樹科技引領行動”的首批成果;4月23日,該村率先在玉樹地區開出2011年度春播第一犁,並對棄耕多年的耕地進行復耕種植;7月底,西紅柿、黃瓜、辣椒等精細菜紛紛上市。

  別人搞不出來,為什麼繆祥輝可以?青海省玉樹州的負責同志説:“除了他的專業素養,更重要的是他有一個優秀知識分子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能夠把自己的實驗室、研究室搬到高寒缺氧的田間地頭,不辭辛苦地搞種植試驗、示範演示和技術培訓,而不是走馬觀花式地隨便走走。”繆祥輝的愛人楊川陵説:“連自己父親去世都不曾從田間地頭移動半步的人,再搞不出來,拿什麼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拿什麼跟長年少溝通而漸漸疏遠的女兒交代?!”

  搞農業研究的人,都到過田間地頭。但高原的田間地頭非比尋常。從開播到管理,雇不著工,就是當地的農民都不願幹這種活。繆祥輝蹲在田裏時“分不清誰是農民誰是研究員”。

  繆祥輝覺得,他之所以能做成事,秘訣只有一條,就是沉下身子,帶領研究人員,帶著總想為高原百姓解決點什麼的心,值守田間地頭。尤其在高原少數民族地區,幫他們解決的不僅僅是吃菜問題,更重要的是改善當地民生問題,能對穩定邊遠少數民族地區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今,不僅繆祥輝長年累月泡在艱苦的生産一線,而且他還打造出了一支不“泡”實驗室的農技團隊。繆祥輝帶給大家共同的感受是“只有在廣闊天地,才會大有作為”。

  如今,繆祥輝的願望是在海拔5200米的唐古拉山,種出世界海拔最高的溫室蔬菜。

  (本報西寧1月7日電本報通訊員陳芃本報記者劉鵬)

熱詞:

  • 繆祥輝
  • 青海省農林科學院
  • 農牧業科技
  • 科技示範
  • 冬季蔬菜
  • 地頭
  • 田間
  • 高原
  • 地産
  • 農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