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坑農高價米折射監管缺位 農民如何實現共富?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9日 19: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網上輿情要覽:五常大米“價賤傷農”,實為當前小規模種養業的現實寫照。從海南的香蕉,山東的白菜,內蒙的土豆,20多年來,類似“價賤”的農産品層出不窮,有各種各樣的水果、蔬菜,養殖的甲魚等水産品。無論是豐收還是歉收,在利益分配格局上,種養業和農戶都位處弱勢,很難有支配權和定價權,利益難以得到保障。

新聞背景:

  新華社報道,2011年,知名的黑龍江省五常大米迎來好光景,不僅質量好,價格也是節節攀升,最貴的一斤甚至賣到了199元。但五常市的許多稻農辛辛苦苦種出的水稻,賣給當地的加工企業每斤不到2元。

  媒體論道:

  坑農的高價米折射農民的弱勢

  米貴反而“坑農”這絕不是個例,而是具有共性和普遍性的問題。試想,“壓榨”産業鏈條上最前端生産者包括農民的首先是收購企業。強勢的收購企業往往能夠通過無形、不自覺的聯盟或者通過預設的霸王條款的訂單合同等手段壓榨幾乎是一盤散沙的農民生産者利潤,維持自己的暴利空間。批發商、零售商同樣能夠利用自己對市場信息了解充分等優勢,攫取較高利潤。而無論收購企業、批發企業和零售企業的高利潤,最終都是以擠壓農民生産者利潤為基礎的。五常大米市場售價四五十元,企業收購水稻價格不到兩元就是例證。

  在農産品上又何止五常大米呢?在蔬菜價格上,城市市場銷售價格是種植農民田頭收購價格的幾倍甚至幾十倍。在大蒜被爆炒到每市斤10元左右時,種植農民仍然不賺錢。這種狀況正在影響我國經濟調整和轉型。比如:加大農業結構調整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關鍵,關係實現全面小康社會之大計。而調整農業結構的重頭戲是讓農民調整種植結構,改良技術、改良品種,種植綠色、附加值高的農作物,但是,如果價格傳導機制失靈,優質綠色農作物的高附加值被中間環節獲取,種植農民得不到,那麼,農業結構調整最終將失敗。

  五常大米産業鏈環節的價格畸形不僅是政府管理缺位,農産品流通環節混亂、一些黑心商家趁機謀取暴利的微觀問題,更重要的是暴露出農業産業鏈條上分配等環節的嚴重失衡問題。這種嚴重失衡必須通過宏觀政策迅速給予調控、引導和扭轉。否則,保持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就是奢談。(齊魯晚報余豐慧)

熱詞:

  • 共富
  • 米貴
  • 壓榨
  • 缺位
  • 價格傳導機制
  • 農作物
  • 水稻
  • 種養業
  • 農業結構調整
  • 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