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讓新生代農民工享有休閒文化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9日 08: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生代農民工”主要是指80後、90後進城務工的農民工群體。國家統計局公佈的《2009年農民工監察調查報告》顯示,2009年,16歲至30歲的新生代農民工高達 1.41 億人,佔農民工總數的61.6%,目前雖沒有最新的調查報告問世,但新生代農民工的人數應有增無減。為他們提供健康、高雅的休閒文化,能緩解勞頓,愉悅身心,陶冶情操,緩解壓力,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這也是“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的題中應有之義,只是這一問題目前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新生代農民工休閒文化消費明顯缺位

  城市休閒文化若即若離。城市的休閒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各具特色。新生代農民工生活在城市,並渴望紮根于城市,但看似唾手可得的休閒文化産品與農民工之間實則有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其一,新生代農民工缺乏“閒時”、“閒錢”、“閒智”,無力消費休閒文化産品。農民工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勞動時間長、強度大,報酬低、欠薪嚴重、各類保險缺失是社會頑疾。新生代農民工學歷高、年富力強,但閱歷淺、經驗不足,薪酬略低於老一代農民工,閒暇時間捉襟見肘,休閒技能缺失,文化鑒賞能力偏低,只能對各種休閒文化活動望而卻步。其二,部分新生代農民工觀念上存在誤區,不願為休閒文化消費埋單。與老一代農民工主動工作被動休閒吝嗇消費最終退守農村不同,新生代農民工渴望紮根城市融入都市生活,他們不贊成節衣縮食將掙來的工資寄回或帶回老家,而願意通過消費特別是休閒消費來標識自己的非農民身份。不少新生代農民工表示,他們幾乎花光自己的工資,而他們經常性的休閒方式無非是進潮店淘服飾、聚餐、泡吧,在花天酒地的娛樂場所“消費”自己的青春。消費社會“以貌取人”的交往方式促使新生代農民工願意在改變自身外在形象方面不斷加大投入,用“硬體”消費的方式在“面子”上掩蓋自己的農民工身份,而休閒文化消費屬於“軟體”、“裏子”工程,花費高,見效慢,一般不受青睞。

  鄉村休閒文化漸行漸遠。新生代農民工基本上出生和成長于農村,但他們並沒有表現出對農村休閒文化的喜愛與偏好。首先,市民化的強烈願望和城市文化的耳濡目染不斷消解著新生代農民工對家鄉文化的情感認同,在他們看來,城市休閒文化代表著新潮、進步,農村休閒文化則是土冒、落後。認識上的偏見導致行為偏頗,他們寧願仰慕自己無力消費的各種城市休閒文化,也不願甚至不屑參與鄉土氣息濃厚的休閒文化活動,更不願為農村的休閒文化消費埋單,這與老一代農民工對農村文化強烈的情感依戀和主動、積極參與休閒文化活動形成鮮明對比。其次,部分新生代農民工本來就陌生於農村的休閒文化。因為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農村各種公共休閒文化活動難覓芳蹤,相反,網絡、電視發展迅速,家庭成了重要的休閒單元。也就是説,新生代農民工成長的時期,正是農村特色休閒文化的休眠期,他們既沒有在應試教育中接受休閒技能培訓的可能,也沒有參加各種休閒文化活動習得技藝的機會,對於農村的各種特色休閒文化,他們不甚了解或根本不了解。近幾年,隨著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休閒文化建設已提上日程,各種民俗文化活動逐漸回歸人們的生活。老一代農民和農民工大都能在各種活動中一展身手,但大部分新生代農民工只能無奈地充當看客,參與積極性不高也就在情理之中。

熱詞:

  • 休閒文化
  • 新生代
  • 行為偏頗
  • 農民工群體
  • 休閒消費
  • 消費
  • 軟體
  • 裏子
  • 面子
  • 硬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