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治市比救市更加迫切(時事點評)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9日 00: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穩中求進”作為2012年經濟工作和宏觀調控的總基調,但與此同時,上證指數重回10年前的水平,股市一片哀鴻。股市以一種近乎慘烈的方式,在維穩聲中發出了痛苦的哀嘆。A股去年滬指累計下跌21.69%,為歷史上第三大年度跌幅,6萬億市值灰飛煙滅,居全球主要股指跌幅榜第二位。

  經濟增速放緩並不意味著股市必定下跌。我們需要實行標本兼治、長短結合,在短期內採取救市行為,在長期內實現治市。治“標”是破解當前股市“跌跌不休”迷局的途徑,是穩定股市的第一步。

  首先,發新股要掌握節奏、放慢速度,讓股市恢複元氣。目前的股市已是元氣大傷,在當前市場行情低迷的情況下,新股發行仍馬不停蹄,而股市增量資金極其有限,必然會對市場造成巨大的衝擊。虛高的市盈率和市場人心渙散,使眾多股票在上市第一天便破發,進一步在市場上擴散了悲觀的氣氛。竭澤而漁的發行策略必須改變,否則股市難見曙光。

  其次,暫緩國際板的推出。推出國際板的消息總會讓市場出現暴跌,市場對國際板的恐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國際板對於我國資本市場的實際意義。從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步伐來看,在推出中小板、創業板後,市場已經積累了眾多深層次的問題與矛盾,需要進一步完善制度與監管,若此時貿然推出國際板會進一步積累問題和矛盾,引發更大的金融風險。

  再次,優化機構投資者結構。多元化的機構投資者隊伍是資本市場穩健發展的前提條件,而當前我國股市的機構投資者較為單一,仍以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險資金為主。2011年12月16日,證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社保基金、企業年金、住房公積金和財政盈餘等長期資本都需要證券公司發揮重要作用。這意味著我國近2萬億元的養老保險資金和2萬億元的住房公積金將有希望投資于股市。養老基金等入市不僅可以提振中國股市的信心,也為資金短缺的股市提供了數量可觀的資金。同時,這類長期資本以追求穩定長期的回報為目標,注重紅利,有利於市場價值投資理念的培養。但在我國社保和養老金制度尚不完善的背景下,中國版“401K計劃”的實施還存在諸多困難,單靠證監會一個部門的努力很難做到,需要財政、稅務、人保等部門的共同推動。

  同樣在2011年12月16日,中國證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佈《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試點辦法》,這意味著境外人民幣投資境內證券市場正式開閘。

  近期中國證監會等有關部門頻頻出臺一系列救市措施,政策底已經顯現。相比于短期救市措施而言,長期治市是一項艱苦的任務,但更是一項意義深遠的工作。唯有標本兼治才能治市,唯有治市才能從長遠救市,唯有從長遠著眼救市才能從根本上穩定股市,唯有穩定股市才能真正穩定民心,才能實現穩定中國經濟的需要。

  (作者為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

熱詞:

  • 救市
  • 破發
  • 滬指
  • 跌幅榜
  • 股指
  • 基金管理公司
  • 時事
  • 住房公積金
  • 證券公司
  • 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