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世界上最薄的陶器:破土而出的蛋殼陶(圖)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8日 02: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四千年前,它是世界上最薄的陶器。四千年以後,經過了工業革命,經過了科技大發展,它仍然是世界上最薄的陶器。後人稱它為“蛋殼陶”。

  中國早期文化的古陶文明精彩紛呈,龍山文化蛋殼陶是其中最具有文化性、藝術性、工藝性的奇葩。陶瓷鑒賞專家周繼海先生介紹説:1萬年以前,陶器的出現是我國新石器時期生産力發展的標誌,到新石器時期晚期,龍山蛋殼陶的出現則展示了中國陶瓷文明的第一個高峰。蛋殼陶因薄似蛋殼而得名,是一種製作精緻、造型小巧、外表漆黑黝亮、陶胎薄如蛋殼的器皿。薄胎是龍山蛋殼陶製作工藝上的一個重要特徵。

  蛋殼陶之薄,至今無有企及者。四千年前埃及的制陶業已經成熟,但是燒制技術遠不如龍山時期精湛。周先生認為,前者陶胎粗糙,原料不精;後者胎土卻是經過千錘百煉。先民們經過無數次嘗試、反復摸索,淘選出最佳制陶原料。快輪制陶法的熟練掌握以及成形、修胎技能的創新,也是其精彩之處。周先生認為,研究龍山制陶工藝不能忽略製作者的精神世界和美學追求。

  從藝術效果看,埃及陶器裝飾上有大氣之風,但缺少細膩溫婉的細節表現,藝術上缺少想象力。龍山蛋殼陶除了偶有簡單的鏤空花紋以外,幾乎沒有裝飾,但卻以它造型的飽滿圓潤呈現出勃勃生機,耐人尋味。高柄杯是蛋殼陶的典型器型,一般由盤口、杯部,器柄、底座四部分構成,以其獨特的高長握柄為器型的主要特徵。或圓腹撇敞,或微微撇口,這一造型在殷商以後的酒具、茶具多有繼承,影響至今。

  這一古樸又尊貴的器物緣何而來呢?周先生指出:蛋殼陶並非橫空出世,它背後是龍山文化時期豐厚的文化根基。與大汶口、良楚、馬家、紅山、齊家等早期文明區域相比,龍山文化在山東、河南、山西、陜西、安徽等廣袤的土地上綿延,是一片頗為壯觀的文化大脈。蛋殼陶正是這豐厚的土壤托起的明珠。

  蛋殼陶如此輕薄,極易破碎。如此“嬌貴”的物件是用來做什麼的呢?有人推斷此易碎之物太不實用,不太可能是一般生活用具,應該是專為禮儀用的器皿。周先生則認為,我們不應用當代人的標準來推測古人。或許蛋殼陶恰恰是人們在追求輕薄達到極致的産物。

  蛋殼陶,如同破土而出的生命,孕育出中華源遠流長的陶瓷文明,用土與火書寫著中國傳奇。

  (來源:北京日報)

熱詞:

  • 蛋殼陶
  • 陶器
  • 龍山文化
  • 器型
  • 新石器時期
  • 中國傳奇
  • 制陶業
  • 先民
  • 龍山時期
  • 早期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