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中國大學生習慣被安排 快餐文化乘勢而上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7日 22: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誰為大學生文化生活引路?

  ──大學生文化生活系列調查(下)

  當下大學生最愛看什麼書?一份某大學圖書館借閱次數排行榜或可做答:1.《蔓蔓青蘿》2.《泡沫之夏》3.《瀟然夢》4.《玥影橫斜》5.《愛在唐朝》……前100名中,除第51名《宋氏三姐妹》和第100名《學英語規律338條》外,其餘全為網絡青春文學。

  全國人大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以“恐怖”二字為這份排行榜作注。而在記者的調查中,這樣的“恐怖”不足為奇。

  “像磚頭一樣厚的書,我不願意看。經典讀物是對提升文學修養很好,但是上了一天課,實在提不起興趣。還不如上網看看帖子,找部輕鬆電影休息一下。”語氣中加了一點嚴肅,泰山醫學院大一學生小張説,這是一種閱讀“惰性”。

  談起網絡頭頭是道,説到經典卻三緘其口——這,似乎正是當代大學生文化生態的一個縮影。

  習慣了“被安排”

  快餐文化乘勢而上

  “我們這一代人,大學期間常讀的書目是恩格斯的《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反杜林論》、《自然辨證法》;黑格爾的《邏輯學》、《哲學全書》等經典著作。特別是《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我們用了一個學期逐字逐句地讀。”中國傳媒大學文科科研處處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胡智鋒將自己現在的學術成就,歸因于大學期間閱讀了大量經典著作。

  相較于現在的大學生,胡智鋒認為他們更聰明、更獨立、對新事物接受能力強、善於運用新媒體獲取各種信息。“不過網絡時代的來臨,人們既享受著海量信息的便利,同時也容易在這海量信息中迷失。加之現在學生的學習目的過於功利化,社會上的浮躁氣息也侵入校園,學生靜不下心來讀書。於是淺度閱讀,快餐式的閱讀出現,經典讀物逐漸退出大學生的視野。”對於本報記者的大學生文化生活調查得出“快餐文化更受歡迎”的結論,胡智鋒如此分析。

  當代大學生為什麼厭倦讀經典?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造成這些現象有多種原因,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大學生們失去了自主性。

  “當習慣了在被安排中生活的中學生走進大學校園,忽然沒有人安排自己,忽然沒有了標準答案,在自己不能自主也不會自主的情況下,放任自流就成了一種自然的選擇,於是流連于快餐文化,留戀于微博聊天,沉迷于K歌電影。這些不同於中學的校園生活,充滿著新奇和刺激。”儲朝暉認為當一個人沒有自主性的時候,就不可能具有真正的精神和文化追求。

  “今天的大學生要遠比以往的大學生更有見識,也被給與了更多的自由。可為什麼不愛經典愛快餐呢?因為,在學校和社會上,讓他們羨慕的不是苦讀鑽研讀書人的生活,而是那些通過捷徑獲得成功,所謂‘成功人’的學習和生活方式。”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程方平認為,大學生的奮鬥若沒有積極向上的社會精神作支持,再好的條件也難以使大學生群體的精神面貌充分振奮起來。

熱詞:

  • 快餐文化
  • 中國傳媒
  • 中國大學生
  • 大學生群體
  • 文化追求
  • 文化生態
  • 邏輯學
  • 自然辨證法
  • 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
  • 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