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蕭山湘湖蜈蚣山土墩墓群首次揭秘 他與勾踐有關嗎?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7日 16: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浙江在線-錢江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蜈蚣山土墩墓群

  浙江在線01月06日訊上世紀90年代初,在紹興發掘了轟動國內外的印山越王陵,墓主人為越王勾踐父親允常。

  很稀奇的是,允常的墓葬,用巨大的木頭如人字形般搭成一座木屋。歷經十餘年後,這樣相似的墓葬終於再次出現了。這一次,它不在當年越國國都紹興,而是在蕭山湘湖地區。

  去年,杭州市文物考古所與蕭山博物館聯合考古發掘了位於蕭山湘湖的蜈蚣山土墩墓群,這是杭州地區首次大規模揭露的土墩墓群,這座墓葬便在其中。昨天記者有幸見到了它。

  而就在它的對面,正是2500年前“臥薪嘗膽”的發生地、越王勾踐屯兵抗吳之地“城山越王城”遺址。墓主人是貴族已無疑,他會不會和勾踐有什麼關聯?專家們的考證結果令人期待。

  蕭山湘湖岸,文物遺跡眾多,譬如著名的跨湖橋遺址。

  昨天上午,在考古專家們的帶領下,記者們爬上蜈蚣山。寒冬裏,此處依然青山蔥蘢,翠竹幽幽,只是一路陡峭山坡上一條狹窄散亂的黃泥路證明近來這裡發生了些特別的事。

  蜈蚣山頂,首先亮相的是一片身裹黃沙的亂石,它們簡單地圍成了一個框,像是用石頭劃地為墓的意思。

  往前走,便是那座神秘的貴族墓葬。它被編號為D30M4,按專業術語,叫土墩木室墓。大家見到它時,它顯得如此委屈──“褪”去了土墩,裏頭的四個墓葬光禿禿地立在那兒,最打眼的,是兩堆被燒得黑黑的木頭。周圍一圈殘留的黃土墻,顯示出它原本“唬人”的架勢──長38米,寬14米,高達2米多。

  這其中那堆高高的木頭,就是那稀罕的墓葬。它堆得如人字形,好像一個小木屋。考古發掘領隊楊金東説,古人以此寄託自己“視死如生”的觀念──希望人死去後能如生前般住在舒適的房裏。

  墓葬南北長20米,東西寬約4米,“做工”挺精細。楊金東為記者還原──先鋪上一層大小均勻的石塊作為墓底,再鋪設一層緻密的泥土,然後再用巨大的圓木和方木構築“房屋”,然後再用四層土包裹結實。而當年,能用得上這樣木頭來做墓葬的,貴族無疑。

  蜈蚣山土墩墓群是杭州地區首次大規模揭露的土墩墓群,清理的31座土墩墓類型豐富多樣,時間跨度從商代末期至春秋末期。該墓群的發掘對構築中國南方地區商周文化的發展序列、深入探討南方地區商周時期的喪葬習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人”字坡的木屋結構墓並不多見,尤其是保存如此清晰完整的。此前的一例,便是發現于上世紀90年代、轟動國內外的紹興印山越王陵,墓主人為越王勾踐父親允常。

  當年發掘印山大墓的領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陳元甫,也特意前來看過蜈蚣山的墓葬。只可惜的是,因為曾經遭遇多次盜掘,這個墓葬裏只出土了兩個“豆”,相當於今天的盤子,古時用來盛肉。沒有更多證據來揭示墓主人的具體身份。

  但當地非同一般的歷史,給了大家豐富的想象空間。蜈蚣山對面,正是當年勾踐“臥薪嘗膽”的城山越王城遺址。當年,越王勾踐在這裡屯兵抗吳,故名越王城,又名越王臺。春秋戰國時期,這裡正是越國邊境,橫跨過錢塘江,北岸便是吳越兩國兵將的衝鋒陷陣之處。因此,從時間的重疊性上説,楊金東並不排除這座貴族墓葬與這段歷史有關。

熱詞:

  • 蜈蚣
  • 湘湖
  • 土墩墓
  • 墓主人
  • 越王勾踐
  • 允常
  • 王城
  • 做工
  • 房屋
  • 山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