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學院派紫砂刻繪藝術在中國北方興起 注重學術性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7日 01: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網濟南1月5日電(李欣)伴隨紫砂熱的興起,紫砂製品已成為海內外收藏熱門。紫砂刻繪工藝隨之步入新階段,紫砂學院派研究熱也因此興起。5日,首屆學院派紫砂刻繪展在山東省藝術學院開展。

  此次共展出了各種形式的紫砂壺、茶海、紫砂罐、紫砂盤等三百餘件學院派紫砂刻繪作品,展品出自被藝界稱為“八刀客”的葛軍、劉光、李懷傑等八位學院派紫砂刻繪名家。此次展覽吸引了刻繪屆愛好者,山東省藝術屆人士以及各大專院校學生參觀。

  中國陶瓷文化研究所紫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葛軍教授已經從事紫砂壺的造型、製作、刻繪二十餘年,他表示,近幾年的紫砂熱使得更多的藝術家開始有興趣介入陶刻界,但商業市場卻出現“千壺一面”的現象。學院派紫砂刻繪吸收了各種藝術形式,講求紫砂刻繪的學術研究性和産品的創新性和風格化。此次展出的作品在用刀上大都具有現代藝術特徵,刀法自有奔放,各具特性。

  山東省藝術學院著名畫家沈光偉在參觀作品展後表示,此次展出的作品在慣用的雙刀刀法和刀具使用上都有所創新,不同的壺形、材質選擇不同的刀具、刀法,更好的表達出紫砂壺的神采意韻,體現出學院派的研究性特色。

  山東大學博士生導師考古學專家劉鳳君則更關注此次展出作品的意境風格,他説:“此次展出的作品各具意境,每位作者都風格突出,葛軍的作品以青銅造型居多,李懷傑以佛像壺為主,李濟民則注重美壺,每個人特色鮮明,體現出學院派以研究為方向,原創性的個性化發展。”

  學院派紫砂刻繪研究會會長劉光教授表示,學院派紫砂刻繪的意義在於將散落各界的紫砂刻繪者集中起來,各位藝術家互相交流在學術領域研究探討,注重作品學術性。而在實踐刻繪領域學院派則強調作品的原創性,提高紫砂刻繪的藝術性和變化性。新的時代,要求學院派在技法和意境上走一貫的高端精品路線,但是也要求我們走出學院“象牙塔”,使紫砂刻繪藝術服務社會,打破“千壺一面”。

  紫砂壺具起始於宋,興盛于明清,以其造型、詩詞、書法、篆刻于一體,匯觀賞、把玩、實用、收藏于一身的特點,備受海內外鍾愛。(完)

熱詞:

  • 刻繪
  • 學院派
  • 藝術學院
  • 藝術形式
  • 學術性
  • 象牙塔
  • 紫砂壺
  • 千壺一面
  • 葛軍
  • 意境